[实用新型]一种轻型管道引入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1152.5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5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子红;司正中;赵坤祥;邱勇;吴祥君;刘杰;王梦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赵道刚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管道 引入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轻型管道引入光缆,涉及光缆制造技术领域,该引入光缆包括蝶缆子单元、增强件和阻水层,蝶缆子单元包括光纤、包裹于光纤的蝶形护套以及内嵌于蝶形护套内的加强件,蝶缆子单元在两侧蝶翼的缺口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增强件;增强件呈柱状结构,且每个增强件与其两侧对应的缺口侧壁呈相切设置;阻水层紧裹于蝶缆子单元和增强件外侧以形成缆芯结构,缆芯结构的截面呈圆形,增强件与阻水层的内侧呈相切设置;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引入光缆不便于施工且抗拉强度低的技术问题,提供外径更小、重量更轻的具有优异抗弯曲性能的轻型管道引入光缆,便于施工,且能够可有效提高光缆的抗拉强度,进而降低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轻型管道引入光缆。
背景技术
通信城域网络经过前期的工程建设,已经形成覆盖市、县、乡镇的基础传输网络,并且已具规模,运营成本逐渐降低;各地区间建设了支持大数据综合业务传送网和城域数据网,并布防完善的市区光缆网络,为满足后备业务接入需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数据业务市场的发展以及宽带综合业务智能小区客户的不断增加,小区内宽带接入网的建设迫在眉睫,智能型高速信息传输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新变化。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光纤到户的应用也原来越广泛,在新建小区或老小区的家宽工程中,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缆需求量和特性要求不断提高,现有引入光缆主要采用普通蝶形光缆,其主要结构为单根或两根光纤芯外包扁平结构的蝶形护套,在蝶形护套内紧包光纤加平行加强结构,虽然扁平结构蝶形光缆在分离光纤和抗压能力较为出色,但其至少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一是引入光缆应用环境复杂多样,而其敷设环节涉及到比较多穿管操作,因蝶形光缆使用的是无卤阻燃料,无卤阻燃料因质地较软、不耐磨损,容易在管道施工中损伤,故光缆使用寿命较低;二是常规引入光缆几何尺寸较大,而现有管道资源紧张,容易导致光缆在穿管施工过程中不顺利,故在使用过程中,须设专人防护,并保持通信联络;三是现有引入光缆存在弯曲性缺陷且抗拉强度低,故存在运营商对光缆线路的故障维修频率高的情况,成本投入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管道引入光缆,旨在解决现有引入光缆不便于施工且抗拉强度低的技术问题,提供外径更小、重量更轻的具有优异抗弯曲性能的轻型管道引入光缆,能够有效提升小区通信管道的利用率,并且便于施工;并且能够可有效提高光缆的抗拉强度;降低运营商对光缆线路的故障维修,进而降低投入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型管道引入光缆,所述引入光缆包括:
蝶缆子单元,所述蝶缆子单元包括光纤、包裹于光纤的蝶形护套以及内嵌于所述蝶形护套内的加强件;
增强件,所述蝶缆子单元在两侧蝶翼的缺口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增强件;所述增强件呈柱状结构,且每个所述增强件与其两侧对应的所述缺口侧壁呈相切设置;
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紧裹于所述蝶缆子单元和增强件外侧以形成缆芯结构,且所述缆芯结构的截面呈圆形,所述增强件与所述阻水层的内侧呈相切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增强件的材质为磷化钢丝,且增强件的直径为0.58mm-0.62mm;本技术方案增强件置于蝶缆子单元的缺口内并保证其内侧圆周面与蝶缆子单元的缺口相切,并保证增强件的外侧圆周面与阻水层内侧相切,从而保证缆芯结构更圆整,可有效提高引入光缆的抗拉强度及抗弯曲性能,在满足引入光缆性能要求的同时减小缆芯尺寸,提供外径更小、重量更轻的轻型管道引入光缆,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小区通信管道的利用率,并且便于施工。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蝶缆子单元的截面长边尺寸为2.0mm±0.1mm,蝶缆子单元的截面短边尺寸为1.6mm±0.1mm;针对常规GJYXFH03型光缆的蝶缆子单元外形尺寸为3.0mm×2.0mm,采用本技术方案可有效减小蝶缆子单元外形尺寸,蝶缆子单元的外形尺寸减小,材料用量减少,同时便于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1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