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管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2959.0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5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樊红林;蒋羽;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裕雅隆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08 | 分类号: | F16L23/08;F16L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娟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管接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管接头结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卡箍,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通过所述卡箍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对接端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固定凸沿和第二固定凸沿,所述卡箍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凸沿和第二固定凸沿的环形凹腔,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端部在卡箍内对齐抵紧以密封。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管体内设置的环形凹腔使得密封圈能够被单独固定在第一管体上,在维护和更换时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管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管的接头需要将两根高压管的端头连接在一起,且需要保证密封性能,现有技术中采用设置密封垫的结构,将高压管的端头的连接处安装上密封圈,使得高压管的连接不会泄压。现有的密封圈使得后期更换管道时难以取出管道,增加了后期维护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管接头结构,能够更加方便的对管道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管接头结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卡箍,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通过所述卡箍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对接端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固定凸沿和第二固定凸沿,所述卡箍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凸沿和第二固定凸沿的环形凹腔,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端部在卡箍内对齐抵紧以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管体内设置的环形凹腔使得密封圈能够被单独固定在第一管体上,在维护和更换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面对应所述凹槽还设置有挡沿,所述挡沿由所述凹槽的侧壁向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面中心延伸,所述挡沿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围合成卡接所述密封圈的U形槽。设置的挡沿能够对密封圈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对应所述U形槽设置有卡接凸沿。卡接凸沿和U形槽相互配合使得密封圈能够被稳定的安装在第一管体上。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朝包括与所述第一管体贴合的第一圈体以及与所述第二管体贴合的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具有间隙并将外侧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圈体的宽度小于第一圈体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凸沿和第二固定凸沿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为倾斜面,所述第一固定凸沿和所述第二固定凸沿的厚度由内至外逐渐变薄。
进一步,所述卡箍内的环形凹腔的宽度由卡箍的入口处向内逐渐收窄。在卡箍卡紧的过程中,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能够受到轴向的挤压力,使得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能够更加紧密的对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卡箍包括拼合在一起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的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耳,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通过穿设在固定耳上的螺栓紧固连接。通过螺栓能够调节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之间的压紧力度,且在拆卸时能够更加方便的取出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圈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裕雅隆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裕雅隆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2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医疗垃圾回收箱
- 下一篇:一种模型展示用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