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箱箱体轴承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5286.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9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高;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烁能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韩耀朋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箱 箱体 轴承 润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箱箱体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自循环组件,包括安装在齿轮箱侧壁上的环形导油套、安装在导油套侧壁上的环形集油槽、开设在集油槽中的导油口和设置在导油孔底部并贯穿导油套内侧壁的导油孔;主动循环组件,包括安装在齿轮箱侧壁上的集油腔和通过导管与集油腔和导油套联通的注油泵;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润滑配合双重润滑的结构的设置,有效的增加对齿轮箱工作的时候对齿轮轴承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影响;通过自循环组件的导油套、集油槽、导油口和导油孔的设置在齿轮顺时针旋转的时候向导油套内侧壁内导油润焕,逆时针循环的时候对集油槽内灌油,可实现对轴承两侧均匀润滑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机械润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齿轮箱箱体轴承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在齿轮传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系统中,主动润滑及被动润滑技术应用相当广泛,主动润滑主要存在附加油泵油路系统,每处轴承需要润滑油路增加成本的问题,而被动润滑的大多开口平行集油槽存在收集油量少,或加装集油板零件复杂,加工困难的问题,且集油槽大多是单独满足单一轴承的润滑,且受齿轮箱安装角度影响较大,因此润滑能力受限,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齿轮箱箱体轴承润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箱体轴承润滑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箱箱体轴承润滑结构,包括:
自循环组件,包括安装在齿轮箱侧壁上的环形导油套、安装在导油套侧壁上的环形集油槽、开设在集油槽中的导油口和设置在导油孔底部并贯穿导油套内侧壁的导油孔;
主动循环组件,包括安装在齿轮箱侧壁上的集油腔和通过导管与集油腔和导油套联通的注油泵。
优选的,所述导油口和导油孔数量均为六个,且导油口和导油孔按相等的距离均匀分布在集油槽内腔内侧。
优选的,所述导油口开口方向沿集油槽切线方向开设。
优选的,所述集油腔设置位于齿轮箱工作位底部最低点。
优选的,所述集油腔内腔设置有螺旋形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数量为六个且按相等的距离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注油泵与集油腔和导油套之间的导管为柔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主动润滑配合双重润滑的结构的设置,有效的增加对齿轮箱工作的时候对齿轮轴承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影响;通过自循环组件的导油套、集油槽、导油口和导油孔的设置在齿轮顺时针旋转的时候向导油套内侧壁内导油润焕,逆时针循环的时候对集油槽内灌油,可实现对轴承两侧均匀润滑的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槽导通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组件剖面结构图。
图中:100、自循环组件,110、导油套,120、集油槽,130、导油口, 140、导油孔,200、主动循环组件,210、集油腔,210a、导流板,220、注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箱箱体轴承润滑结构,能够大幅度优化轴承润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烁能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烁能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52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鲜效果的车载饭盒
- 下一篇:一种煤气阀罩壳定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