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7298.0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超;房树柱;顾彬;徐远良;杨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交通控股港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21142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料卸船 用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包括料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架上固定安装有料仓,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与地面之间形成接料通道,所述料仓上铰接有两个对开的仓门,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仓门转动,以使两个所述仓门盖合在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料仓替代了能耗高、成本高的装载机,减少了作业环节,提高了卸船作业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码头、道路的污染,有效提升了码头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料卸船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煤炭等散料中转码头中,常采用门座式起重机进行卸船作业,门座式起重机通过抓斗将船舶内的散料吊运至码头前沿并落地,再通过装载机将散料装入自卸车,自卸车将散料转运至堆场。
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卸船作业需装载机在码头上装车进行二次倒运,不仅增加了作业成本,而且容易产生扬尘,对码头和道路造成污染,增加了清扫冲洗成本;同时,门座式起重机、装载机及自卸车交叉作业,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包括料仓架,所述料仓架上固定安装有料仓,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与地面之间形成接料通道,所述料仓上铰接有两个对开的仓门,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仓门转动,以使两个所述仓门盖合在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上。
所述仓门的铰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啮合,以使两个所述仓门同步转动。
所述驱动部件是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铰接在所述料仓架与所述仓门之间。
所述料仓架上位于所述接料通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罩。
所述料仓架的顶部四周固定安装有吊耳。
所述料仓架上固定安装有检修爬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包括了料仓架、料仓、接料通道、仓门等、驱动部件等,通过料仓替代了能耗高、成本高的装载机,减少了作业环节,提高了卸船作业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码头、道路的污染,有效提升了码头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使用时的右视图(仓门未打开时)。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使用时的右视图(仓门打开时)。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使用时的主视图。
如图所示:1、料仓架,2、料仓,3、接料通道,4、仓门,5、齿轮,6、电液推杆,7、防护罩,8、吊耳,9、检修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
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包括料仓架1。
粮仓架1由四根外径为406mm的无缝钢管支撑,四根钢管通过30#槽钢及20#槽钢连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料仓架1的顶部四周固定安装有吊耳8,吊耳8上配置有外径为24mm、长度为12m的钢丝绳,钢丝绳上具有卸扣,从而使料仓架1整体能够被安全可靠的吊运,接料位置更为灵活。
料仓架1上固定安装有检修爬梯9,通过检修爬梯9使工作人员便于攀爬到料仓架1上进行检修作业。
料仓架1上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料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交通控股港务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交通控股港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7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