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颗粒捕集器的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7670.8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5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勇;王永启;马毓杰;黄超;王会营;赵朋;周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诺(济南)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捕集器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排放后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颗粒捕集器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仓和集尘仓,清洗仓内设有固定座、第一喷嘴和移动机构,固定座用于固定颗粒捕集器,第一喷嘴连接压缩气源,以清洗颗粒捕集器,移动机构能够驱动喷嘴和固定座发生相对运动,以使喷嘴与颗粒捕集器的清灰端相对运动以完成清洗动作,清洗仓还设有排气孔;集尘仓内设有第一集尘箱,第一集尘箱连通颗粒捕集器的排灰端以收集由颗粒捕集器排出的颗粒物,集尘仓内还设有避免颗粒物板结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连通排气孔;还包括风机,风机连通集尘仓,以抽取集尘仓的气体。本实用新型能够清理清洗仓内的灰尘等颗粒物,减轻对颗粒捕集器的二次污染,清洗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排放后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捕集器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燃烧会留下大量有害的残留物,目前柴油机国六排放标准对于PM(颗粒物)的限值更加严格。颗粒捕集器通过表面和内部混合的过滤装置捕捉颗粒,能够净化排气中70%-90%的颗粒,是净化柴油机颗粒物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在颗粒捕集器使用过程中,虽然颗粒捕集器能过滤大部分颗粒,但是过滤器在工作过程中,微粒会积存在过滤器中,导致柴油机排气背压增加,当排气被压超过一定值时,柴油机工作开始明显恶化,导致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等性能降低,必须及时除去沉积的微粒,使过滤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再生”,但是,在颗粒捕集器的再生过程中,只是针对颗粒捕集器内部的积炭进行还原,而对于非积炭的灰分物质根本无法还原分解,这些灰分主要来源于机油和燃油中的成分,由于灰分不能燃烧,经过长时间积累,灰分附着堵塞颗粒捕集器,必须进行定期清灰等一系列保养维护恢复颗粒捕集器的部分性能。
颗粒捕集器的清洗过程多会采用压缩空气吹扫的技术,高压气体将灰分等颗粒物从颗粒捕集器中吹出,大部分被集尘仓内的收集装置所收集,但仍有部分灰分等颗粒物弥漫在清洗仓内,一方面可能二次污染颗粒捕集器,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整机积尘清理麻烦。在清理清洗仓内带有颗粒物的气体时,还考虑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颗粒捕集器的清洗装置,能够清理清洗仓内的灰尘等颗粒物,减轻对颗粒捕集器的二次污染,清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颗粒捕集器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仓和集尘仓,
清洗仓内设有固定座、第一喷嘴和移动机构,固定座用于固定颗粒捕集器,第一喷嘴连接压缩气源,以清洗颗粒捕集器,移动机构能够驱动喷嘴和固定座发生相对运动,以使喷嘴与颗粒捕集器的清灰端相对运动以完成清洗动作,清洗仓还设有排气孔;
集尘仓内设有第一集尘箱,第一集尘箱连通颗粒捕集器的排灰端以收集由颗粒捕集器排出的颗粒物,集尘仓内还设有避免颗粒物板结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连通排气孔;
还包括风机,风机连通集尘仓,以抽取集尘仓的气体。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集尘仓内还设有用于吹扫过滤装置的第二喷嘴,第二喷嘴连接压缩气源。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喷嘴间歇式地吹扫过滤装置。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过滤装置包括连通排气孔的过滤袋,过滤袋设有供气体吹出的过滤孔。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过滤装置还包括吸附颗粒物的过滤网,过滤袋套设于过滤网外部。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集尘箱,过滤袋导通排气孔和第二集尘箱。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集尘箱和第二集尘箱为抽屉式箱体。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集尘箱和第二集尘箱开设有透视窗,以能够观察箱内的颗粒物沉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诺(济南)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未经瑞诺(济南)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7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