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板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7871.8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8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声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三清山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板 悬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板悬挂装置,涉及木板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挂接部,挂接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均固定设置有水平的支撑件,支撑件均位于支架的内侧,连接杆上均铰接设置有承载杆,承载杆均位于支撑件的上方且位于支架的内侧;承载杆与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承载杆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抵接在支撑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稳定性高且使用便捷、适用性高的一种木板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板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板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板是木制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同时木板也会作为成品进行出售,有些木板为了提高其美观度或者表面质量,常会在表面进行上色或者喷漆处理。
在生产中,木板常会被悬挂起来边输送边对木板进行上色或者喷漆处理,附图4为现有的一种用来悬挂木板的挂钩,将该挂钩穿到木板上的通孔中,便可将木板悬挂起来。但是实际使用时,木板在该挂钩上易晃动而导致木板滑落,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板悬挂装置,利用两个承载杆对木板进行悬挂,并且木板的两侧均有连接杆作为限位,保证木板在输送过程中不易从承载杆上滑落,有效保证该木板悬挂装置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木板悬挂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挂接部,所述挂接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均固定设置有水平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均位于支架的内侧,所述连接杆上均铰接设置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均位于支撑件的上方且位于支架的内侧;所述承载杆与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承载杆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抵接在支撑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人员将木板从两个连接杆之间向上推动承载杆,承载杆在木板的推动下向上翻转,从而两个承载杆之间出现空隙,木板从上述空隙中穿过,在此过程中两个承载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在木板表面滑移,当承载杆的端部经过木板上的通孔时将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伸入到该通孔中,随后操作人员松开木板,则木板将被挂到承载杆上。需要取下木板时,操作人员倾斜向上推动木板,将木板取出。上述技术方案中木板被挂到承载杆上后,两个承载杆一同为木板提供支持,并且两侧的连接杆能够对木板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木板从该木板悬挂装置上滑落,有效保证该木板悬挂装置的可靠性,并且木板的悬挂和拆卸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杆上侧均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侧铰接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力弹簧,所述第一推力弹簧位于两个限位杆相互背离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推力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的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木板悬挂到承载杆上后,木板两侧的限位杆将对木板进行限位,在该木板悬挂装置移动过程中,减小木板的晃动幅度,并且木板在晃动过程中,第一推力弹簧将对木板进行缓冲,避免木板受到磕碰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限位杆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安装块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杆进行翻转的过程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只能在一个平面内进行折叠与展开,从而对限位杆起到限位作用。木板在被输送的过程中将会产生晃动,而木板的晃动将对限位杆造成不同方向的压力,而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能够保证限位杆有较大的承受能力,避免限位杆向其他方向翻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杆的上侧成型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槽滑移配合,所述安装槽的上边缘成型有锯齿,所述安装块上滑移设置有两个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力弹簧,所述控制件相互远离的一侧与锯齿嵌设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三清山木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三清山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7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紫外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微气囊三维形貌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