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主动降噪耳机前馈麦克风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0006.9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0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康;黄振威;韦世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和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主动 耳机 麦克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主动降噪耳机前馈麦克风孔结构,其包括:麦克风孔,该麦克风孔设置于耳机主体部的后侧,且所述耳机主体部后侧成型有用于容纳所述麦克风孔的凹陷区域。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将麦克风孔设置在耳机主体部后侧的凹陷区域内,在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外壁的风流直接吹到麦克风上,降低在风吹场景下因湍流等引起的气动噪音,从而达到改善通话和主动降噪时的风噪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的主动降噪耳机前馈麦克风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TWS耳机市场,越来越多的TWS耳机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很多耳机都含有主动降噪功能以及双麦克风通话功能。对于前馈式麦克风的位置和开孔方向,基本是选择垂直耳面的方式,这就带来用户在户外体验时很大的风噪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主动降噪耳机前馈麦克风孔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新型的主动降噪耳机前馈麦克风孔结构,包括:麦克风孔,该麦克风孔设置于耳机主体部的后侧,且所述耳机主体部后侧成型有用于容纳所述麦克风孔的凹陷区域。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麦克风孔与耳朵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麦克风孔背对嘴巴方向。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耳机主体部后侧设置有耳机手柄部,所述凹陷区域位于所述耳机主体部与所述耳机手柄部的连接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陷区域为弧形倒角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耳机主体部后侧呈弧面向所述耳机手柄部收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耳机主体部前侧插入耳朵内,所述耳机手柄部为圆柱形,且该耳机手柄部一侧成型有便于拿取的定位切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将麦克风孔设置在耳机主体部后侧的凹陷区域内,在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外壁的风流直接吹到麦克风上,降低在风吹场景下因湍流等引起的气动噪音,从而达到改善通话和主动降噪时的风噪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场景下的立体图视角;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场景下的主视图视角;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麦克风孔 2耳机主体部 21后壳体
22前壳体 23硅胶耳帽 3凹陷区域
4耳机手柄部 41手柄本体 42端盖
5定位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至图3所示,为一种新型的主动降噪耳机前馈麦克风孔结构,其包括:麦克风孔1,该麦克风孔1设置于耳机主体部2的后侧,且所述耳机主体部2后侧成型有用于容纳所述麦克风孔1的凹陷区域3。通过采用将麦克风孔1设置在耳机主体部2后侧的凹陷区域3内,在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外壁的风流直接吹到麦克风上,降低在风吹场景下因湍流等引起的气动噪音,从而达到改善通话和主动降噪时的风噪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和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和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0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浴缸控制器连接线
- 下一篇:一种鳞片涂料生产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