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侧孔引导式腹腔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2319.8 | 申请日: | 2021-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8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崔斯童;马骏;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斯童;马骏;刘振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脑室 腹腔 分流 手术 引导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侧孔引导式腹腔穿刺器,包括穿刺锥和引导式穿刺套管,穿刺锥由穿刺锥帽、穿刺锥杆和穿刺锥头组成,引导式穿刺套管由鞘帽和套管本体构成,所述套管本体底端为斜切椭圆截面,所述套管本体对应截面最高侧设引导槽,所述套管本体的引导槽顶端距套管顶端5cm,且设刻度标尺,所述引导槽顶端呈直径5mm的水滴型,所述导入槽下方为宽2mm的条形,所述套管本体设有螺纹,所述鞘帽对应引导槽方向标有凸起箭头。本实用新型将分流管在皮下通过引导槽精准植入腹腔,完全避免分流管的体外暴露,减少感染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实现了分流管在皮下的精准定位和植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侧孔引导式腹腔穿刺器。
背景技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治疗脑积水的常见手术,传统方法首先在腹部做约5cm的手术切口,然后逐层开腹至腹腔,在直视下植入分流管腹腔端,最后逐层关腹。此方法创伤和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手术过程中容易造成伤口出血、肠膜、肠管操作或置管失败。而且由于创伤大和体外操作,术后易出现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微创”概念已深入到外科手术的各个领域。腹腔穿刺器是微创外科手术中用于临床上建立手术通道用的医疗器材,包括穿刺套管和穿刺锥。在脑室-腹腔分流微创手术中,首先利用腹腔穿刺器刺破腹壁,然后将分流管末端置入腹腔。其中将分流管准确置入腹腔至关重要。常出现分流管暴露体外和植入位置不准的问题,增加感染机率和术后并发症。
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721813978.5)公开了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弧形可劈裂腹腔穿刺器,该专利申请通过弧形尾端引导分流管置入腹腔,但手术过程中依然存在需要将分流管暴露体外和穿刺套管撕裂过程会扩大手术伤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侧孔引导式腹腔穿刺器,可以准确控制分流管导入方向,且手术中无需将分流管取出体外,完全避免分流管暴露体外,且操作简单,可实现分流管在皮下通过穿刺套管的引导槽植入腹腔,之后穿刺套管可直接取出,无需撕裂穿刺套管,操作简单,减少手术创伤和感染机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侧孔引导式腹腔穿刺器,包括穿刺锥和引导式穿刺套管,穿刺锥由穿刺锥帽、穿刺锥杆和穿刺锥头组成,引导式穿刺套管由鞘帽和套管本体构成,所述套管本体自顶端5cm至底端设引导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底端为斜切椭圆截面,所述引导槽位于套管椭圆截面最高点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槽顶端呈直径5mm的水滴型,所述引导槽下方为宽2mm的条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自引导槽顶端至套管顶端总长5cm,设刻度标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鞘帽对应引导槽方向标有凸起指示箭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式套管本体设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刺锥头为锋利锥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式套管本体的长度为8-20cm,内径为0.5-1c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刺锥杆的长度为10-25cm,内径为0.5-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斯童;马骏;刘振,未经崔斯童;马骏;刘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2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板附件及具有其的牙科正畸矫治器
- 下一篇:一种剖腹产产后刀口愈合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