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酸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9572.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5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文军;刘琪琪;熊怀忠;吴彭森;和奔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6 | 分类号: | B01D1/26;B01D1/30;B01D3/06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杨明环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钛白废酸浓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废酸浓缩装置,包括上料装置,上料装置一端连接有一效浓缩装置,另一端连接有二效浓缩装置,二效浓缩装置远离上料装置端连接有冷凝装置,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预热器,第一预热器的进液端连接有进酸管,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预热器,排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蒸发器,排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收装置,进酸管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排液管,第一排液管一端连接有串联泵,另一端与第一蒸发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一效浓缩装置、二效浓缩装置和闪蒸蒸发器结合,采用多点进酸,能够防止废酸浓酸装置结垢和磨蚀,确保浓缩装置长周期运行,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钛白废酸浓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废酸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具有生产成本低、适应性强、技术成熟等优点,是现有钛白粉生产方式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硫酸法生产工艺每生产1t钛白粉,要产生6~8t硫酸浓度为20%~25%的废酸。钛白废酸的回收利用,常采用蒸发浓缩的方式回用于钛白酸解工段,因材质和成本原因硫酸法钛白粉企业一般采用石墨蒸发器进行废酸浓缩。
钛白废酸的杂质含量较高,高温浓缩过程极易在换热面结垢,增加管道阻力,严重时甚至堵塞列管,尤其是石墨换热器的列管结垢相当严重,这极大的影响钛白废酸浓缩装置的运行时间。钛白废酸浓缩过程的结垢物主要是无水硫酸钙,为黄白色坚硬的固体,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来防止硫酸钙结垢,现硫酸法废酸浓缩装置运行7天,需停车清洗,采用清水加热循环浸泡2次才能有效去除硫酸钙结垢,这极大影响了钛白废酸浓缩装置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废酸浓缩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一效浓缩装置、二效浓缩装置和闪蒸蒸发器结合,采用多点进酸,能够防止废酸浓酸装置结垢和磨蚀,确保浓缩装置长周期运行,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成本。
废酸浓缩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一端连接有一效浓缩装置,另一端连接有二效浓缩装置,所述二效浓缩装置远离上料装置端连接有闪蒸蒸发器,所述闪蒸蒸发器的排气端连接有冷凝装置,第一排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压滤中转槽,第二排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循环泵,所述第三循环泵的排液端通过管道与闪蒸蒸发器相连接,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预热器,所述第一预热器的进液端连接有进酸管,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预热器,排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蒸发器,排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收装置,所述进酸管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一端连接有串联泵,另一端与第一蒸发器相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串联泵相连接,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排液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加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排液端通过管道与回收装置相连接,进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加热器。
所述一效浓缩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排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循环泵,且第一蒸发器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的排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的排液端通过管道与第一蒸发器相连接,且第一加热器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相连接,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蒸发器。
所述二效浓缩装置包括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进气端通过管道与进气装置相连接,进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循环泵,排液端通过管道与第二蒸发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一排液端与第二循环泵相连接,第二排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闪蒸蒸发器。
优选的,所述冷凝装置包括第一雾化冷凝器和第二雾化冷凝器,所述第一雾化冷凝器的进气端与闪蒸蒸发器相连接,排液端连接有液封槽,进液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雾化冷凝器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一效浓缩装置相连接,排液端与液封槽相连接,进液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液封槽的排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够使该废酸浓缩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未经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9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引线焊接装置
- 下一篇:用于电撑杆滚动轴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