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2971.8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8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雁斌;王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23/16 | 分类号: | A01M23/16 |
代理公司: | 佛山信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29 | 代理人: | 王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鼠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鼠器,包括包括筒体、底板、第一限位板、限位块、门扇组件和触发开关;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筒体的顶部设有贯穿筒体的顶部的第一腰孔;筒体安设于底板上;第一限位板上设有横向贯穿第一限位板两端面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开口连通,第一限位板安设于底板上;筒体的第一开口朝向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筒体之间预留有第一间隙;限位块位于筒体的顶部,限位块上设有纵向贯穿限位块的两端面的第二腰孔;门扇组件的底部设有供限位块穿过的缺口;触发开关用于控制限位块往复穿插缺口;触发开关位于筒体内,且触发开关的一端延伸穿过第一腰孔和第二腰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结构严实且害鼠不易挣脱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捕鼠器。
背景技术
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其繁殖次数多、孕期短、产仔率高、性成熟快,数量能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它的适应性很强,除南极大陆外,在世界各地的地面、地下、树上,水中都能生存,常对农业生产酿成巨大灾害;其次,害鼠可以传播多种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包括鼠疫和出血性肾综合症,在鼠害严重的季节和局部地区,老鼠还会咬人,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使用捕鼠器捕鼠是针对鼠害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捕鼠器大多结构较为简单,害鼠容易挣脱。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的捕鼠器大多结构较为简单,害鼠容易挣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鼠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捕鼠器,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贯穿所述筒体的顶部的第一腰孔;
底板,所述筒体安设于所述底板上;
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板两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板安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筒体的第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筒体之间预留有第一间隙;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纵向贯穿所述限位块的两端面的第二腰孔;
门扇组件,所述门扇组件的底部设有供所述限位块穿过的缺口;所述门扇组件可往复插接于所述第一间隙内且用于控制第一开口的连通状态;
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限位块往复穿插所述缺口;所述触发开关位于所述筒体内,且所述触发开关的一端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腰孔和所述第二腰孔。
上述捕鼠器,通过设置有筒体,便于在筒体内设置陷阱或诱导物;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且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便于门扇组件往复插接于第一间隙内,进而控制所述第一开口的连通状态,避免害鼠进入筒体内后逃离;通过设置有限位块,从而限定门扇组件的运动状态,具体地,当门扇组件处于开启时,限位块插接于所述缺口内,当门扇组件处于关闭时,限位块脱离缺口;通过设置有触发开关,当害鼠触发触发开关时,触发开关位于筒体外的一端控制限位块往复穿插所述缺口,进而控制门扇组件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二限位板两端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限位板安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筒体的第二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筒体之间预留有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状态的插板,所述插板设有透气孔,所述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二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门扇组件包括挡板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底部朝所述第一开口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理工学院,未经广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2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