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逃气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3369.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7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夏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惟德智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34 | 分类号: | B65G53/3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赵晓琴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逃气料斗,包括进料溜管以及套设并固定于进料溜管外圆周的逃气斗,所述逃气斗与进料溜管之间通过进料溜管壳体分隔;所述逃气斗底部环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进料溜管底端伸出所述逃气斗底端且开有弧形的导流切口;所述逃气斗上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逃气斗通过所述连接法兰连接直吹式旋转阀接口法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进料溜管外圆周套设逃气斗,气体由进料溜管底部与逃气斗底部间的间隙进入逃气斗并最终从排气口排出,解决了粉料随气体向进料管内反向流通的问题,不仅提高了进料效率,进料口还不会产生粉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粉料输送系统中的逃气料斗。
背景技术
气流输送,是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粉末颗粒状物料,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气力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作水平的、垂直的或倾斜方向的输送。
通常情况下,用于粉料类物料给料的直吹式旋转阀,没有排气腔和排气管,粉料物料从进料口直接落到旋转阀的转子上,转子叶片旋转将物料输送至转子下方的输送管道,其中有部分气体未随物料一起被输送至输送管道的,被夹在转子相邻两个叶片之间,会随转子的旋转带动又返回至进料口,所以会产生漏气,将粉料往进料口反向吹出,影响粉料类物料的进料,进料口会产生粉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逃气料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逃气料斗,包括进料溜管以及套设并固定于进料溜管外圆周的逃气斗,所述逃气斗与进料溜管之间通过进料溜管壳体分隔;所述逃气斗底部环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进料溜管底端伸出所述逃气斗底端且开有弧形的导流切口;所述逃气斗上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逃气斗通过所述连接法兰连接直吹式旋转阀接口法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导流切口自进料溜管底端面沿其轴向向上延伸,且所述导流切口与所述直吹式旋转阀转子转动方向保持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逃气斗底部壳体与所述进料溜管底部壳体间间距为3mm~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设置,所述逃气斗上还设置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外部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进料溜管外圆周套设逃气斗,气体由进料溜管底部与逃气斗底部间的间隙进入逃气斗并最终从排气口排出,解决了粉料随气体向进料管内反向流通的问题,不仅提高了进料效率,进料口还不会产生粉尘;同时,将进料溜管底部导流切口与直吹式旋转阀转子转动方向保持一致,粉料自切口斜向落到转子上,且出料口更大,出料效果更好,具有更佳的输送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连接引风机的吸风口,当设置称重模块进行称重时,反向流通的气体会对称重效果造成影响,单靠排气口很难将气体快速排出,因此设置吸风口通过引风机主动排气,保持逃气斗与外界气压平衡,更够使保持较好的称重效果。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给料,不会产生漏气、进料口无粉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逃气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料溜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逃气料斗,包括进料溜管1以及套设并固定于进料溜管1外圆周的逃气斗2,所述逃气斗2 与进料溜管1之间通过进料溜管壳体分隔;所述逃气斗2底部环设有连接法兰3,所述进料溜管1底端伸出所述逃气斗2底端且开有弧形的导流切口4;所述逃气斗2上部设置有排气口5;所述逃气斗2通过所述连接法兰3连接直吹式旋转阀 6接口法兰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惟德智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惟德智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3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