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4187.0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5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田攀;王天华;沃尔夫冈·诺伊博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瑞欧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4 | 分类号: | G02B6/04;G02B6/25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4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光纤 端面 融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包括端面融合石英套管、光纤束不锈钢外保护管和光纤束内保护管,所述的光纤束不锈钢外保护管包裹在光纤束内保护管外部,所述的端面融合石英套管位于光纤束内保护管的输入端,且与光纤束不锈钢外保护管相连,所述的端面融合石英套管内的光纤束呈六边形融合。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采用端面融合技术的光纤束,传输效率更高,耐受温度更高,可以支持更大的激光投影,有效的促进的行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激光投影行业,应用的都是端面胶合捆绑的光纤束,因为激光投影所需激光功率较高,入射端温度也较高,而普通的端面胶合捆绑的光纤束端面耐受温度200℃-250℃,这就导致作为传输投影能量信号介质的光纤束极易损坏,使用寿命很短,限制了行业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传输效率高、耐受温度高、使用寿命长的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如下:
该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端面融合石英套管、光纤束不锈钢外保护管和光纤束内保护管,所述的光纤束不锈钢外保护管包裹在光纤束内保护管外部,所述的端面融合石英套管位于光纤束内保护管的输入端,且与光纤束不锈钢外保护管相连,所述的端面融合石英套管内的光纤束呈六边形融合。
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铜制端面保护套管、铜制散热器、收线端不锈钢接头,所述的光纤束内保护管的两端分别与铜制端面保护套管连接,所述的光纤束不锈钢外保护管的一端与铜制散热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收线端不锈钢接头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铜制散热器包裹在光纤束不锈钢外保护管和铜制端面保护套管外部,所述的铜制端面保护套管外侧的铜制散热器呈棱状。
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产品标签,贴于光纤束内保护管外侧。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采用端面融合技术的光纤束,传输效率更高,耐受温度更高,可以支持更大的激光投影,有效的促进的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的A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的B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的端面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光纤束内光纤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集成多芯光纤束端面融合装置的光纤束内光纤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铜制散热器
1a 铜制端面保护套管
2 端面融合石英套管
3 收线端不锈钢接头
4 光纤束不锈钢外保护管
5 光纤束内保护管
6 产品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瑞欧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瑞欧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4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环触发礼花
- 下一篇:一种洗墙灯压边条安装设备及洗墙灯装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