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育训练用背部肌肉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46966.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5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邓飞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飞慧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1/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育 训练 背部 肌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肌肉训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训练用背部肌肉训练装置,包括底板、仿生脊椎凹槽、弧形板、把手、蓄力装置、拉力带,所述底板一侧表面中端开设有所述仿生脊椎凹槽,所述底板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所述弧形板,每组所述弧形板自由端中端均设置有一所述蓄力装置,每组所述蓄力装置均连接有一拉力带,每组所述拉力带的自由端均连接有一所述把手,该体育训练用背部肌肉训练装置具有力度调节和自动回复等功能,并且具有安全便捷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肌肉训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训练用背部肌肉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运动员或者健身爱好者等在进行背部肌肉训练时往往会过度追求大重量或者数量而造成运动组后期肌肉代偿严重,轻者造成体态体型不协调,重者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背部肌肉训练是身体塑形极为重要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一种更加贴合人体并能矫正形体使得身材更加匀称且拉力大小可调整以适合不同人群的体育训练专用的背部肌肉训练装置来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体育训练用背部肌肉训练装置,该体育训练用背部肌肉训练装置,包括用于该体育训练用背部肌肉训练装置载体的底板、用于保护训练者脊椎健康的仿生脊椎凹槽、用于保护上肢的弧形板、方便训练者抓握的把手、具有回转功能的蓄力装置、用于提供拉力的拉力带,底板一侧表面中端开设有仿生脊椎凹槽,底板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弧形板,每组弧形板自由端中端均设置有一蓄力装置,每组蓄力装置均连接有一拉力带,每组拉力带的自由端均连接有一把手,该体育训练用背部肌肉训练装置的底板通过设置了仿生脊椎凹槽更加贴合人体,也可以使训练者训练动作到位,不会让其他部位造成肌肉代偿,安全高效。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体育训练用背部肌肉训练装置,包括底板、仿生脊椎凹槽、弧形板、把手、蓄力装置、拉力带,所述底板一侧表面中端开设有所述仿生脊椎凹槽,所述底板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所述弧形板,每组所述弧形板自由端中端均设置有一所述蓄力装置,每组所述蓄力装置均连接有一拉力带,每组所述拉力带的自由端均连接有一所述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蓄力装置包括防尘外壳、限制块、通孔、回转机构和转轴,所述防尘外壳为一侧设置有开口的中空盒体且所述防尘外壳与所述弧形板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限制块为中端设置有通槽的块状部件,所述限制块与所述防尘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制块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通孔,所述转轴依次穿过所述限制块的两组所述通孔,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伸出所述限制块两侧外壁,所述限制块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回转机构,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所述转轴中端与所述拉力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力带缠绕于所述转轴外周且所述拉力带另一端穿过所述防尘外壳一侧的开口并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连接块、卷簧、固定块,所述卷簧外端通过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限制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卷簧内端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转轴顶端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绑带,每组所述弧形板中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绑带,所述绑带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板纵向两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环和弹力绳,所述连接环至少为一组且与所述弧形板自由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绳一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飞慧,未经邓飞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46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室的立柱包围结构
- 下一篇:新型自锁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