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1595.7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1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杨春雨;苗旺昌;徐格非;李自娟;张云飞;高杨;赵力源;陈娇娇;刘崑;马晓宇;杜东升;梁建斌;王国萍;杨川;庞俊杰;李端端;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汪鹏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现场 安全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其包括数据收发模块、自动取样模块、环境监测模块、警示模块、车间展示模块及终端PC,所述自动取样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均将监测数据通过数据收发模块发送至所述终端PC,由安全管理人员对监测数据进行查看,监测数据同时通过车间展示模块实时显示,对生产现场的实时扫描监测,对操作人员的行为实时监督,当出现不安全行为或操作时,通过警示模块对操作人员警示,并将不安全行为以照片形式储存在终端PC内,且能够监测车间环境,保证生产现场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生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公司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日益增多,安全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影响职工安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或改进,安全现场管理的重点也由硬件管理和制度管理向行为管理进行了转变。安全信息化,操作标准化,解决人的惯性违章行为成为了今后安全工作的重点。
解决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问题,一是要靠教育培训在思想上引领,二是要靠监督检查在行为上管控。现公司对现场安全检查均为人工巡检检查模式,即由管理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这种检查方式频率较低不能实时监督,许多员工看见检查组后才会规范自身行为,检查组离开之后则放松行为,导致习惯性违章频发,所以多数现场安全检查多数只能查出设备、环境,制度建设等问题,并且,生产活动是持续进行的,但现有形式的安全检查只能检查某一段时间的情况,且增加检查频率也不足以解决问题,对人的违章行为起不到明显约束和整改作用。
因此,车间需要对操作人员的行为实施监督,以规范其操作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其能够对生产现场的实时扫描监测,对操作人员的行为实时监督,当出现不安全行为或操作时,通过警示模块对操作人员警示,并将不安全行为以照片形式储存,且能够监测车间环境,保证生产现场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收发模块、自动取样模块、环境监测模块、警示模块、车间展示模块及终端PC,且所述自动取样模块和环境监测模块均将监测数据通过数据收发模块发送至所述终端PC;
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为基于单片机实现的现有的无线收发模块,如 Sub-1GHz收发模块或其它经济实用的数据收发器。
所述自动取样模块包括若干覆盖车间各区域的动态识别摄像头和防护装置;
具体地,所述动态识别摄像头为自动跟踪摄像头;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工装服、扶梯、头盔等,其上粘贴有特征辨识标志。所述动态识别摄像头通过扫描特征辨识标志的灰度特征、颜色特征、纹理特征、Haar-like矩形特征识别确认防护装置。
优选地,所述特征辨识标志为白色贴纸,且所述贴纸上有若干个黑色五角星,本标识的图案选择的依据是车间现场没有此类型图样,其次现场没有大面积黑色涂装的设备,本特征辨识标志仅为一种可选方案,也可根据车间情况选择其他特征辨识标志。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温度监测单元和湿度监测单元;
具体地,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包括设置于车间区域的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湿度监测单元包括设置于车间区域的湿度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模块包括设置于车间的报警灯和语音提示器,还包括由安全管理人员控制的警示按钮,当发现不安全行为时,管理人员按下该按钮发出紧急安全信号,通过报警灯和语音提示器全车间报警,并将不安全行为以照片形式储存以便于定期总结。
优选地,所述车间展示模块包括设置于车间内的显示屏,实时显示车间监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1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