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次弯折免碰撞箍筋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3655.9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韩文龙;郁银泉;李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6 | 分类号: | E04C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次 弯折免 碰撞 | ||
1.一种多次弯折免碰撞箍筋,其特征在于,将箍筋(1)的两端分别延伸并至少弯折一次,其中第一次弯折得到第一弯折段(11),第一弯折段(11)的弯折角度为90°,且与箍筋(1)的围合形状的一边平行且上下紧贴;当仅弯折一次时,第一弯折段(11)的末端与同其平行的箍筋(1)的一边点焊;当弯折次数大于一次时,最后一次弯折段与箍筋(11)围合形状的一边平行或偏向箍筋(1)围合形状的内部,或者与箍筋(1)外围平行且上下紧贴、端部点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次弯折免碰撞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1)的至少一端的弯折次数为两次,在弯折次数为两次的一端,在第一弯折段(11)后继续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段(12),第一弯折段(11)的长度保证第二弯折段(12)不与所在混凝土构件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钢筋连接套筒(5)、柱竖向钢筋(7)、竖向孔(21)或空腔(22)碰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次弯折免碰撞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段(12)偏向箍筋(1)围合形状的内部时,其长度不小于6倍箍筋直径;第二弯折段(12)与箍筋(1)围合形状的一边平行时,其长度不小于8倍箍筋直径或者在小于8倍箍筋直径时将第二弯折段(12)末端与箍筋(1)点焊加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次弯折免碰撞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11)的长度小于其与箍筋(1)的围合形状平行的一边的长度,所述第二弯折段(12)的弯折角度介于30°~80°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弯折段(11)的长度等于其与箍筋(1)的围合形状平行的一边的长度,所述第二弯折段(12)的弯折角度大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次弯折免碰撞箍筋,其特征在于,箍筋(1)末端仅弯折一次时,所述第一弯折段(11)长度不小于8倍箍筋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次弯折免碰撞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一次弯折段与箍筋(1)外围平行且上下紧贴、端部点焊时,焊点(14)设置在最后一次弯折段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次弯折免碰撞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1)的至少一端的弯折次数为三次,在弯折次数为三次的一端,第一弯折段(11)沿箍筋(1)的一边延伸至所在混凝土构件的边缘构件拉筋(4)位置,向内弯折90°形成第二弯折段(12),第二弯折段(12)延伸至箍筋(1)另一边后向箍筋(1)围合形状的内部弯折135°形成第三弯折段(15),第三弯折段(15)长度不小于6倍箍筋直径,第二弯折段(12)、第三弯折段(15)兼做边缘构件拉筋(4),同时箍筋(1)避免与所在混凝土构件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钢筋连接套筒(5)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36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琴键板与硅胶按键自动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包内袋入外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