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0KV/3150A高压大电流十字连接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4136.4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8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毛水忠;万福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6 | 分类号: | H01R25/16;H01R13/40;H01R13/6591;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kv 3150 高压 电流 十字 连接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一种10KV/3150A高压大电流十字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连接母线本体结构,第二连接器。连接母线本体结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连接,另一端与另外的第一连接器相互连接。或者连接母线本体结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一端相互连接。在此连接母线本体结构中,母线内导体与内绝缘体相互交错折叠挤压而成,母线内导体是由复数片铜板相互折叠而成板体,内绝缘体是由环氧树脂材料成型及对接形成板体,而形成所述的连接母线本体结构,该连接母线本体结构能够将电压大电流分离成若干条小电流支路,小电流支路与小电流支路之间通过内绝缘体分割开,使得实现达到传输高压大电流的目的,同时,避免因涡流而引起烧毁设备的隐患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特别是指一种用于高压大电流技术方面的10V/3150A高压大电流十字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伴随着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使得各种各样的电器设备已经日益普及到广大消费者生活中。然而,使得一个家庭或村或社会对用电量越来越大,由此,使得为社会提供大用电量所需要的使用设备,所承载电流也随着增加大。因为所述连接器是电压设备或变压器中重要部件之一,所述连接器是连接于电源设备或电压器内部的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桥梁作用,所以,使得所述的连接器所承载的电流越来大。由于现有连接器中母线大部分采用比较薄的单独金属管或铜棒,该金属管或铜棒虽然能够传递电流的作用,仅仅限于小电流传输,无法传输高压大电流。若使用在大电流长距离的传输,则很容易铜板上电极产生涡流,该涡流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引起高温烧毁设备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传输高压大电流的功能,而且还能避免因涡流而引起烧毁设备的隐患的现象发生的10KV/3150A高压大电流十字连接器装置。
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所涉及一种10KV/3150A高压大电流十字连接器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器,连接母线本体结构,第二连接器;所述连接母线本体结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连接,而连接母线本体结构另一端与另外的第一连接器相互连接;或者所述的连接母线本体结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器一端相互连接。
所述连接母线本体结构包括置于外围的母线本体外绝缘套管,设置在母线本体外绝缘套管外层表面的外屏蔽层,套设在母线本体外绝缘套管内部的母线内导体,套设在母线内导体内部的内绝缘体,分别安装在母线本体外绝缘套管两端的置于第一连接器内部的第一接触片端,第二接触片端;所述母线内导体与内绝缘体相互交错折叠挤压而成,所述母线内导体是由复数片铜板相互折叠而成板体,所述内绝缘体是由环氧树脂材料成型及对接形成板体。
所述母线本体外绝缘套管包括套管外绝缘主体,设置于外绝缘主体内部的用于套设母线内导体的内导体孔,设置于套管外绝缘主体两端的外端孔,所述的内导体孔与外端孔是相互导通。
所述母线内导体包括内导体套管主体,设置于内导体套管主体内部的用于收容内绝缘体的内绝缘体内孔;所述外端孔内表面与母线内导体突出部分表面形成截面为凹型收容空间。
所述第一接触片端包括第一金属接触件主体,设置于第一金属接触件主体一端的用于收容第一连接器内部的第一金属板体,设置于第一金属接触件主体另一端的用于与凹型收容空间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圆筒端;所述第一金属板体上开设有第一接触片连接孔,所述第一圆筒端开设有与位于套管外绝缘主体上端的凹型收容空间相互吻合的第一内导体接触孔。
所述第二接触端包括第二金属接触件主体,设置于第而金属接触件主体一端的用于收容第一连接器内部的第二金属板体,设置于第二金属接触件主体另一端的用于与凹型收容空间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二圆筒端,所述第二金属板体上开设有第二接触片连接孔,而第二圆筒端开设有与位于套管外绝缘主体下端的凹型收容空间相互吻合的第二内导体接触孔;第二金属板体的厚度小于第一金属板体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4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