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式路面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5206.8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8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戴豪勇;缪小金;罗敏;郑美松;徐建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科峰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2;E01C15/0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龚子雄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路面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式路面排水结构,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路面基层、排水砖层以及透水砖层;其中排水砖层,是由若干排水砖平铺而成,排水砖内设有第一导流孔通道以及第二导流孔,排水砖底部还开设有通向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连通处的第三导流通道,排水砖的上端面还开设有第一进水微孔以及第二进水微孔。在雨天,雨水先从透水砖层流向排水砖层,雨水会先从第一进水微孔、第二进水微孔流向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内,然后从第三导流通道流向碎石层,进入到碎石层上的雨水,经过过滤后又流向找平土基层,最后从找平土基层流向地底,从而完成排水,其排水效果好,且不易溅射积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式路面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硬化铺装面积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改变了城市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导致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被排放,使得城市蓄不住水,出现“大雨必涝、雨后即旱”现象。
常用的行人道上所铺的路面砖通常由水泥制成的实心砖,不具有透水的功能,砖表面容易积水,且不透水的砖使宝贵的淡水资源随排水管道流走,加大了城市排水设施负担,而且雨水的大量流失使地下水位难以回升;为此出现了一种具有透水效果的砖块,例如陶瓷透水砖,但是铺设有陶瓷透水砖后,还存在有其他问题,例如,在砖块松动后,行人踩踏时,会将砖块间隙处的积水挤出,从而溅到行人身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水效果好,且不易溅射积水的双层式路面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式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路面基层、排水砖层以及透水砖层;
所述路面基层分为下层的找平土基层以及上层的碎石层;
所述排水砖层,是由若干排水砖平铺而成,所述排水砖内有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左右两端的第一导流通道以及沿其宽度反向贯穿前后两端的第二导流通道,相邻所述排水砖之间的两个第一导流通道相连通或两个第二导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水砖底部还开设有通向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之间的连通处的第三导流通道,所述排水砖的上端面还开设有沿竖直方向通向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一进水微孔以及通向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二进水微孔;
所述透水砖层是由若干透水砖平铺而成,所述透水砖包括砖主体的透水基层以及覆盖于透水基层上端面的透水表层;
所述透水砖的长宽为排水砖长宽的1/3-1/2,且所述透水砖与所述排水砖上下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见的人行路一般是将地面找平后,直接进行铺设砖块,因此,在下雨后路基容易塌陷,导致铺设的砖块松动;为此本实用新型将路面分成路面基层、排水砖层以及透水砖层,其中路面基层又分为找平土基层和碎石层,找平土基层即为将土壤路面找平后,进行压实形成的,碎石层则是在找平土基层上铺设碎石,碎石层不仅能起到加固的作用,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韧性,不易被压坏;在碎石层铺设完毕后,再进行铺设一层排水砖层以及一层透水砖层,其中,透水砖层是起到透水的作用,在雨天,雨水先从透水砖层上的透水表层进入到透水基层内,随后流向排水砖层,在排水砖层的作用下,雨水会先从第一进水微孔、第二进水微孔流向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内,然后从第三导流通道流向碎石层,进入到碎石层上的雨水,经过过滤后又流向找平土基层,最后从找平土基层流向地底,从而完成排水;当然,在雨季时,雨水无法快速被排向地底时,可通过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进行蓄水,即雨水被沉积在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内,进而可减少路面积水。
对于将透水砖的长宽为排水砖长宽的1/3-1/2,且透水砖与排水砖上下交错设置,以防止积水从透水砖层上的缝隙向外溅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微孔有多个,且沿排水砖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进水微孔有多个,且沿排水砖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科峰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科峰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5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自动灌溉设备
- 下一篇:一种猕猴桃种植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