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冲程发动机负压吸风结构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8869.5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8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刘克强;边存浩;王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永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05;F01N3/06;F01N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杜家成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冲程发动机 负压吸风 结构 消音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冲程发动机负压吸风结构消音器,它属于内燃机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排气温度的二冲程发动机负压吸风结构消音器的问题。它主要包括后腔室和前腔室,后腔室的腔壁上设有催化腔,所述前腔室内设有背压腔;所述前腔室的前盖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防火网;所述出气口外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外设有排气口上盖,排气口上盖与前盖连接;所述前盖上且位于排气口上盖一侧处设有排气口导风板。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二冲程发动机负压吸风结构消音器。
背景技术
二冲程发动机没有气门,相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这就大大简化了它们的结构,减轻了自身的重量。可在任何方位上运转,大大增加发动机的灵活性。其功率大,轻便,简易,维护保养方便,能长期移动作业,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小型二冲程发动机大都配套在园林机械、植保机械、小农机等领域,社会保有量非常大。随着排放法规的进一步加严,二冲程发动机为了降低排气污染物,在消声器内部增加了催化剂促进二次燃烧,导致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过高,不能满足安全法规的要求。
由于增加了催化剂,消声器内部温度高,在发动机高速突减至怠速时,大量未燃烧的混合气经过催化剂剧烈燃烧,造成排气温度较高,此种情况很难通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此类机型排气温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冲程发动机负压吸风结构消音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排气温度的二冲程发动机负压吸风结构消音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二冲程发动机负压吸风结构消音器,包括后腔室和前腔室,后腔室的腔壁上设有催化腔,所述前腔室内设有背压腔;所述前腔室的前盖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防火网;所述出气口外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外设有排气口上盖,排气口上盖与前盖连接;所述前盖上且位于排气口上盖一侧处设有排气口导风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口上盖与排气口之间形成负压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口导风板包括安装板、斜板和上挡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前盖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二次燃烧后的高温气体经过三次降温,可以有效地降低排气温度。
2、上挡板可以避免热风向上方扩散,排气口导风板可以起到分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口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腔室;2、催化剂;3、背压腔;4、前腔室;5、前盖;6、防火网;7、排气口;8、排气口上盖;9、负压腔室;10、排气口导风板;11、催化腔;12、斜板;13、安装板;14、上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二冲程发动机负压吸风结构消音器,包括后腔室1和前腔室4,后腔室1的腔壁上设有催化腔11,所述前腔室4内设有背压腔3;所述前腔室4的前盖5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防火网6;所述出气口外设有排气口7,排气口7外设有排气口上盖8,排气口上盖8与前盖5连接;所述前盖5上且位于排气口上盖8一侧处设有排气口导风板10;所述的排气口上盖8与排气口7之间形成负压腔室9;所述的排气口导风板10包括安装板13、斜板12和上挡板14,安装板13通过螺栓安装在前盖5上,背压腔3和催化腔11焊接在一起。
催化腔11内有催化剂2。缸体燃烧后排出的尾气的进入消声器后腔室1后,再经过催化剂2的作用下进行二次燃烧,二次燃烧后的高温气体进入背压腔3,背压腔3的出气口朝向消音器的正上方,二次燃烧后的气体经过背压腔3的出气口进入消声器前腔室4,尾气在此腔室内进行减压混合后,依次通过消音器前盖5上面的出气口、防火网6,在防火网6上进行了初步的降温,进入排气口7,排气口7被安置在排气口上盖8的下面,从排气口7高速排出的气流经过排气口上盖8形成的负压腔室9的前半部分,此时尾气高速流过负压腔室9的前半部分,使前半部分形成负压区,这时负压腔室9的后半部分及外部的空气会被吸到负压腔室9的前半部分,与负压腔室9前半部分的高温尾气混合,降低尾气温度,降温后的尾气在流经排气口导风板10,经过排气口导风板10的分流作用,尾气会再次与空气混合,又一次的降低了尾气的温度。经过3次降温的尾气温度已经大大的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永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永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88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地陷监测双能源路灯
- 下一篇:一种钻咀长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