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动态电压恢复器的MCU死机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71849.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9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袁帅;刘快来;梁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24;H02J7/00;H02M7/44;H02M1/32;H02M1/09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顾阳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电压 恢复 mcu 死机 保护装置 | ||
1.一种基于动态电压恢复器的MCU死机保护装置,串联接于系统电源与负载之间,包括相连接的可控硅、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包括MCU,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模块还包括转换单元、故障保护单元,所述MCU、转换单元、故障保护单元、可控硅顺序串联连接;
其中,所述转换单元,根据所述MCU发出的信号,判断所述MCU状态,从而对电路做逆变输出电平转换;
所述故障保护单元,根据所述转换单元的电平输出,向所述可控硅提供驱动信号,从而实现MCU死机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压恢复器的MCU死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包括电阻R1~R10、电容C1、二极管D1、D2、电压跟随器U1、比较器U2、U3、与非门U4;所述电压跟随器U1的正输入端与所述MCU的信号引脚端相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U1的负输入端接于所述电压跟随器U1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2、R5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2的正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3的负输入端均相连接,所述电容C1、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比较器U2的负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3、R4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3.3V,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U3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6、R7、R8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3.3V,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比较器U3的输出端、与非门U4的第一输入端均相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5V,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非门U4的第二输入端均相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源5V,所述与非门U4的输出端接于所述故障保护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压恢复器的MCU死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11~R16、三极管Q1、光电耦合器U5、电容C2~C4,所述光电耦合器U5采用型号HCPL2631双通道高速隔离光耦;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接于所述与非门U4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均相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后接所述电源3.3V,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所述电阻R13后接于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4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1脚连接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2、3脚均相连后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5脚与所述电容C2、C3、C4的一端均相连后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8脚与所述电阻R15、R16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均相连后接于所述电源5V,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7脚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均相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6脚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均相连接,且此连接点作为故障保护信号端与所述可控硅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压恢复器的MCU死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U的信号引脚端发出的信号是频率为8KHz、占空比为50%的方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18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粉煤快速热解装置的脱硫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五氯吡啶合成用进气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