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分复用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71969.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7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臧浩然;蔡琛;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盛联光电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G02B6/4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王冬冬 |
地址: | 4384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分复用 器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包括壳体和复用器本体,所述复用器本体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左向右部,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通口,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该波分复用器件,通过在壳体的内部安装若干个收线框,并使用两个缠线杆对光纤进行收卷,从而能够将壳体内多余长度的光纤收卷在收线框内部,使壳体内部的光纤不在缠绕,通过此项结构可以使每根线都能够单独整理出来,在工作人员进行线路调整时可以快速简洁地进行拆卸,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波分复用器件。
背景技术
波分复用器是将一系列载有信息、但波长不同的光信号合成一束,沿着单根光纤传输,在接收端再用某种方法,将各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的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同时在一根光纤上传输多路信号,每一路信号都由某种特定波长的光来传送,这就是一个波长信道。
现使用的波分复用器,在生产安装时都是通过人工在壳体的内部进行拼接,在安装时需要将多根光纤现与波分复用器连接,然后在将接线头安装在壳体的表面,但是在对波分复用器安装时大部分的厂商都会忽略对壳体内部光纤的束线和整理,从而导致了人们在使用波分复用器,并对其内部的光纤线路进行调整时,内部的光纤缠绕成一团需要一根一根地捋出来,影响了对光纤的拆卸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解决了现有波分复用器内部多根光纤没有束缚缠绕在一起,导致在进行线路调整时无法快速便捷地将光纤拆除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包括壳体和复用器本体,所述复用器本体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壳体内腔的后部,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通口,且通口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通口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收线框,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收线框的下方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齿且限位齿呈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且位于套筒的内部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与限位齿相配合使用的卡齿,所述卡齿的后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表面,所述套筒的顶端贯穿收线框并延伸至收线框的内部,所述套筒延伸至收线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线板,所述放线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缠线杆,所述收线框的顶部开设有转口。
优选的,所述缠线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口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防尘板,所第一防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板,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壳体的表面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接线头,且接线头自左向右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收线框的表面与后部均开设有穿线口。
优选的,所述复用器本体的表面插接有光纤,且光纤自左向右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过收线框并固定连接于接线头的后端,且光纤位于两个缠线杆之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波分复用器件,通过在壳体的内部安装若干个收线框,并使用两个缠线杆对光纤进行收卷,从而能够将壳体内多余长度的光纤收卷在收线框内部,使壳体内部的光纤不在缠绕,通过此项结构可以使每根线都能够单独整理出来,在工作人员进行线路调整时可以快速简洁地进行拆卸,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2)、该波分复用器件,通过将限位筒的内部以及套筒的表面都设为正方形,从而能够在光纤收卷后进行固定,并且卡齿与限位齿的作用使光纤在收卷过程中不会因为本身的拉力和弹性而发生回卷,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极大地增加了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盛联光电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盛联光电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1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