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74076.2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刘纪红 |
地址: | 226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泌尿外科 尿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给药器体,所述给药器体的一端设置有深度调节装置,所述给药器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一端与给药器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给药块,所述给药块的外表面开设有给药孔,所述挡块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通过设置的转动筒、螺纹杆、限位杆、给药块、转动块和矩形块的相互作用,使得给药器的长度可以调节,进而可以对指定位置的患处进行药液涂抹,可以准确对症下药,提高了诊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道给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
背景技术
在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或泌尿系统炎症等疾病的情况时,口服药物治疗速度较慢造成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一般会采用将药物直接涂抹在患处进行治疗,此时就需要用到专用给药器。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给药器的器体长度是固定的,导致在不能准确对患病部位进行给药,进而会影响治疗效果,使得患处长期得不到有效诊治,加重病情,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包括给药器体,所述给药器体的一端设置有深度调节装置,所述给药器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一端与给药器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指定部位进行给药时,此时转动转动筒,在限位杆的作用下,转动筒转动会使得螺纹杆从转动筒内转动出来,根据患部的深处调节螺纹杆转出来的长度,此时推动给药器体内的药液,使得药液从转动筒和螺纹杆内流出,进而使得药液可以对指定部位进行上药。
较佳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形状为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的挡块是限位杆的安装平台,由于其圆形的外表面使得其不会对患处产生刮擦损伤。
较佳的,所述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给药块,所述给药块的外表面开设有给药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药块上的给药孔可以使得药液均匀从给药块内流出,进而均匀涂抹在患处。
较佳的,所述挡块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挡块的一端与给药器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会使得螺纹杆和挡块均不会随着转动筒转动。
较佳的,所述转动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块可以带动转动筒转动,且转动块上的矩形块可以有效防止转动时出现手心出汗导致手滑的情况。
较佳的,所述转动筒和螺纹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转动筒与给药器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和转动筒的中空结构使得药液可以从转动筒内流出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转动筒、螺纹杆、限位杆、给药块、转动块和矩形块的相互作用,使得给药器的长度可以调节,进而可以对指定位置的患处进行药液涂抹,可以准确对症下药,提高了诊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斜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4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结构、定子结构和盘式电风扇
- 下一篇:一种轻质打包带自动捆包打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