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伤手易拉罐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74405.3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9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涵;邵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宇涵;邵和义 |
主分类号: | B65D17/347 | 分类号: | B65D17/347;B65D17/3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杨凡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伤手 易拉罐 | ||
防伤手易拉罐,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部通过顶盖进行密封,且所述顶盖的边缘处设有拉环;所述拉环的一端与所述顶盖的边缘处固定,且所述拉环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顶表面设有卡齿,所述卡齿配合连接所述拉环底端的卡槽;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用于进行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与拉环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易拉罐设有两个手柄,在旋转手柄时即可通过特殊结构的密封盖的限位,为顶盖开出小口,并通过拉动两个手柄打开顶盖;无需动用手指进行扣,两个长手柄拉动,不但省力而且不勒手,不伤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易拉罐领域,特别涉及防伤手易拉罐。
背景技术
易拉罐即用罐盖本身的材料经加工形成一个铆钉,外套上一拉环再铆紧,配以相适应的刻痕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罐;通过拉环拉顶出一个小开口的罐通常集装饮料等液体,通过拉环撕开一个顶盖的罐用来集装粉状或者固体状的食品等各种物料。
目前的易拉罐在打开时均需要扣住拉环先上提将顶盖顶出一个小口,而后拉动拉环,撕去整个顶盖,目前的拉环小,而且细,在扣拉环时极易损伤指甲,同时在拉动拉环时,拉环因细小极易磕伤手指,同时拉动时较为费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防伤手易拉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防伤手易拉罐,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部通过顶盖进行密封,且所述顶盖的边缘处设有拉环;所述拉环的一端与所述顶盖的边缘处固定,且所述拉环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
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顶表面设有卡齿,所述卡齿配合连接所述拉环底端的卡槽;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用于进行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与拉环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采用一端高、一端低的倾斜结构,所述拉环位于所述密封环高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卡齿、所述卡槽均采用钝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所述第二手柄的外侧均固定有橡胶环,且所述橡胶环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第二手柄之间通过海绵填充层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所述拉环的长度之和与所述顶盖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采用圆盘形结构,且所述顶盖与所述密封环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环的底端固定有罐体;所述顶盖盖合所述罐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易拉罐设有两个手柄,在旋转手柄时即可通过特殊结构的密封盖的限位,为顶盖开出小口,并通过拉动两个手柄打开顶盖;无需动用手指进行扣,两个长手柄拉动,不但省力而且不勒手,不伤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伤手易拉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伤手易拉罐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拉环与第二手柄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手柄与橡胶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密封环,2、顶盖,3、拉环,31、卡槽,4、第一手柄,5、第二手柄,51、卡齿,52、橡胶环,53、海绵填充层,6、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宇涵;邵和义,未经孙宇涵;邵和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74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滴漏循环使用冰棒托
- 下一篇:一种可进行旋转调节的木托盘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