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跑鱼的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1156.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3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日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德信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许媛媛 |
地址: | 264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跑鱼 鱼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跑鱼的鱼钩,包括挂耳、钩柄、配重球、钩体,挂耳与钩柄固定连接,配重球设置有多个,多个配重球通过连杆依次连接,位于最上方的配重球与钩柄旋接,位于最下方的配重球与钩体固定连接;钩体向前延伸并向上弯折,弯折部的前端四周固设有倒刺钩尖,弯折部的顶端固连有主钩尖,主构尖的杆体部开设有凹槽,主钩尖的尖端向一侧翻折并形成曲型尖部。本鱼钩在鱼咬钩时主钩尖部分能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利用曲型尖部有效的钩住鱼,减少跑鱼情况的发生;并且,一侧的倒刺钩尖围设在钩体上,可全方位的起到防跑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钩,尤其涉及一种防跑鱼的鱼钩。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见的鱼钩为单钩形式,单钩鱼钩主要利用主钩钩住鱼,并利用一侧的倒刺防止跑鱼;然而,现有的单钩在使用时,主钩与倒刺结构使得鱼只能从一个方向咬饵时才能准确的咬住钩,并且主钩为直上直下的尖锐结构,难以有效的钩住鱼,很容易导致鱼脱钩,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防跑鱼的鱼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跑鱼的鱼钩。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跑鱼的鱼钩,包括挂耳,它还包括钩柄、配重球、钩体,挂耳与钩柄固定连接,配重球设置有多个,多个配重球通过连杆依次连接,位于最上方的配重球与钩柄旋接,位于最下方的配重球与钩体固定连接;
钩体向前延伸并向上弯折,弯折部的前端四周固设有倒刺钩尖,倒刺钩尖向下倾斜,弯折部的顶端固连有主钩尖,主钩尖的杆体部开设有凹槽,主钩尖的尖端向一侧翻折并形成曲型尖部。
进一步地,钩体弯折部的底端固设有连接块,连接块连接有辅助钩体。
进一步地,辅助钩体上固设有次级钩尖。
进一步地,倒刺钩尖设置有三组,三组倒刺钩尖等间距分隔。
进一步地,钩柄的底部四周固定围设有挡圈体,位于最上方的配重球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插槽的侧壁处开设有与挡圈体相匹配的滑槽。
进一步地,挡圈体包括固设在钩柄上的上圈体、下圈体,上圈体与下圈体之间固连有轴,轴上套设有滚轮。
进一步地,轴设有多根,多根轴围设成一圈。
进一步地,配重球上设置有荧光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跑鱼的鱼钩,主钩尖的杆体部加细处理,使得鱼咬钩时主钩尖部分能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利用曲型尖部有效的钩住鱼,减少跑鱼情况的发生;并且,一侧的倒刺钩尖围设在钩体上,可全方位的起到防跑鱼作用;此外,增设有辅助钩体,增加鱼咬钩方向,进而提高本鱼钩的中鱼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钩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位于最上方的配重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耳;2、钩柄;3、配重球;31、插槽;32、滑槽;33、荧光区;4、连杆;5、钩体;6、连接块;7、辅助钩体;8、次级钩尖;9、主构尖;10、曲型尖部;11、凹槽;12、倒刺钩尖;13、挡圈体;131、上圈体; 132、滚轮;133、轴;134、下圈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防跑鱼的鱼钩,如图1所示,包括挂耳1,它还包括钩柄2、配重球3、钩体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德信渔具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德信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1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建筑暖通管道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综合布线故障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