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松鼠捕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3096.6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9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文;金志民;徐春雨;苏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23/00 | 分类号: | A01M23/0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克义 |
地址: | 157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鼠 捕捉 装置 | ||
松鼠捕捉装置涉及捕鼠工具,长杆1的上端呈“丁”字形固定有一短杆3,短杆3的一端向下弯曲形成钩体4,金属丝捕捉套2由一根金属丝弯曲而成,金属丝固定在短杆3的另一端,金属丝一端弯曲成环状的滑环5,另一端由上方穿过该滑环5,金属丝上于滑环5下方连接有触发针6,金属丝的端部固定有拉发装置7,短杆的端部还固定有一“L”状诱饵针8,触发针6一端连接在诱饵针8的短边上,另一端则可别在穿在诱饵针8上的诱饵9上。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捕捉效率高、设置后不用管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工具,具体涉及松鼠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松鼠、飞鼠等啮齿类小动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也是科研活动中常的实验对象。用于科研项目时,需要捕捉较多数量的活体。生活在树上的松鼠及飞鼠灵活好动,善于攀爬,很难捕捉。对于有经验和耐心的猎手,通常会选择使用长杆配合绳套来捕鼠。捕捉时,猎手站在树下,用长杆将绳套慢慢靠近目标,小心翼翼罩在鼠身上,然后快速收绳勒住目标。这种捕捉方法难度较大,不易被掌握,并且捕捉效率低,容易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松鼠捕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松鼠捕捉装置,包括长杆和金属丝捕捉套,所述长杆的上端呈“丁”字形固定有一横向设置的短杆,短杆的一端向下弯曲形成用于钩挂在树上的钩体,金属丝捕捉套由一根金属丝弯曲而成,金属丝固定在短杆的另一端,金属丝一端弯曲成环状的滑环,另一端由上方穿过该滑环在短杆的上方形成一个用于捕捉的环套,金属丝上于滑环下方连接有触发针,金属丝的端部于触发针的下方固定有拉发装置,短杆的端部还固定有一“L”状诱饵针,诱饵针的短边端固定在短杆上,长边端沿短杆方向向外侧伸出,触发针一端连接在诱饵针的短边上,另一端则可别在穿在诱饵针上的诱饵上,触发后,触发针跌落,拉发装置拉动金属丝下行收紧金属丝捕捉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捕捉效率高、设置后不用管的优点,设置在松鼠或飞鼠出没的地方,通过钩挂在树枝上即可以进行猎获,非常方便省事。一人可在多处设点捕捉,大大提高了收获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长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松鼠捕捉装置,包括长杆1和金属丝捕捉套2,所述长杆1的上端呈“丁”字形固定有一横向设置的短杆3,短杆3的一端向下弯曲形成用于钩挂在树上的钩体4,金属丝捕捉套2由一根金属丝弯曲而成,金属丝固定在短杆3的另一端,金属丝一端弯曲成环状的滑环5,另一端由上方穿过该滑环5在短杆3的上方形成一个用于捕捉的环套,金属丝上于滑环5下方连接有触发针6,金属丝的端部于触发针6的下方固定有拉发装置7,短杆的端部还固定有一“L”状诱饵针8,诱饵针8的短边端固定在短杆3上,长边端沿短杆3方向向外侧伸出,触发针6一端连接在诱饵针8的短边上,另一端则可别在穿在诱饵针8上的诱饵9上,触发后,触发针6跌落,拉发装置7拉动金属丝下行收紧金属丝捕捉套2。
所述触发针6搭接在诱饵针8的短边上。
所述触发针6通过弯曲环绕在诱饵针8的短边上,所述金属丝与触发针6的连接为活动连接,金属丝的连接部位可沿触发针6滑动。可以在金属丝的连接部位作一个环套在触发针6上,触发后,触发针6的诱饵端向下跌落,而另一端仍挂在诱饵针8上防止掉落丢失,金属丝的连接部位则沿触发针6下滑,从而可以收紧金属丝捕捉套2。
所述拉发装置7为重物、皮筋或弹簧,重物直接固定在金属丝下端,皮筋或弹簧的一端与金属丝固定连接,另一端则需要固定在长杆1上,形成向下拉的力。
所述金属丝上于滑环5上方固定有一限位部件10,用于限制拉发后金属丝捕捉套2的大小。
所述短杆3上固定有一用于目标物踏足的平台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未经牡丹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3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