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林果采摘的信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3820.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5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平学成;于海洋;滕雨芯;王丽;李培潮;张琦;张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采摘 信号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林果采摘的信号检测装置。包括电子果实、拍打装置、调节装置、连接装置和工作台:所述的电子果实内部装有用于检测变量的信息收集装置;所述的拍打装置主要由杆固定架和拍打杆组成;所述的调节装置设有用于横向移动的螺纹机构以及用于纵向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的连接装置用于相邻的连接杆的连接固定;所述的工作台由固定杆以及放置传感器的支架组成;对于信号检测装置主要应用于拍打式采摘方式的林果,完成采摘过程中林果的加速度、角速度等信号的分析处理;本实用新型装置可靠性高,通过对林果采摘信号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采摘效率,减少树枝及果实的损坏,可以不受地域与季节的限制,实现对不同林果的测试分析,节约时间,减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果采摘信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作用于辅助林果采摘、模拟林果采摘过程信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林果业是我国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继粮食和蔬菜之后的第三大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林果种类很多。以板栗为例,板栗是我国食用最早的著名坚果之一,年产量居世界首位。板栗树一般为10-12米,最高可达20米。主要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山地地区。林果有很多功效,具有健脾养胃、强身益气、止血活血的作用,随着健康生活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林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所以对林果采摘过程中信号检测的研究也愈发重要。
目前,最常用的采摘板栗方式还是人工使用竹竿或者木棍敲打的传统方法,机械化采摘板栗方式正在逐渐普及,其中主要的机械化采摘林果的方式是通过电机带动拍打杆拍打,使林果掉落。经调查,机械化林果采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林果树树枝众多,杂乱无序,同时有叶子遮挡,会导致遗漏现象;2.采摘装置多是通过电机驱动,因为缺少对信号的试验检测,对于拍打的速度无法掌控,会出现敲打不下来,或者是折断树枝的问题;3.大多数机械装置需要不断改进调试,而林果属于季节性采摘,导致装置无法及时进行试验,影响研发进程;4.机械化采摘会导致果实损伤,造成经济损失,影响采摘效率及机械化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进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用于辅助板栗采摘的装置,可测量出拍打时板栗掉落前后的角速度、加速度等数据,进而根据具体数据计算出不同林果采摘过程中的电机速度,在保证了一次性采摘干净减少拍打板栗的时间,提高效率,节省体力。同时也可以模拟板栗,克服季节性时间问题,满足采摘装置进行试验调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林果的采摘,适用范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板栗采摘的信号检测装置,包括电子果实、拍打装置、调节装置、连接装置和工作台:所述的电子果实包括Atmega328p 处理器、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MEMS陀螺仪、5.5V电源以及硅胶外壳组成;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加速度信号和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角速度和位移信号传向Atmega328p处理器, Atmega328p处理器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存到SD卡中,进而进行后期的分析处理,所述的处理器配有一SD卡接口槽,用于处理器与SD卡相配合与连接;SD卡通过读卡器USB输入到电脑;所述的调节装置由横向移动的螺纹机构和纵向移动的升降机构组成;所述的连接装置是一个可展开的连接套,其结构与分节杆相套合,通过螺栓松紧;所述的工作台用于安装调节装置,且设有立柱及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装置由一个丝杠和若干拍打支架组成,其中丝杠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的丝杠槽中,且在其丝杠上安装有相配合螺纹的拍打支架,拍打支架垂直于工作台放置丝杠槽中,另外拍打支架采用空心结构,且尺寸逐级递减实现拍打支架相互嵌套,同时在拍打支架侧端中线部位留有小孔,用于使用紧定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的拍打装置有凸轮机构,且拍打支架首端有U型槽,通过调整螺栓在U 型槽的位置调整拍打杆拍打的幅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轮进程与回程完全一样,电机转速通过减速器减速后输入到凸轮上,齿轮与凸轮同轴通过一根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拍打装置由固定架和拍打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3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膏剂药物灌装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泥干化造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