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及蒸微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5342.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厚;付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00;F24C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陈蕾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烹饪 内胆 结构 一体机 | ||
1.一种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具有排气口的内胆(1)和安装在内胆(1)上的磁控管(7),该内胆(1)的上方设置有具有排气进口(2111)的排气通道(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控制腔(31)和挡块(43)的排气接头(3),上述排气接头(3)具有进气口(301)和出气口(302),其中,该进气口(301)与上述排气口相流体连通,而出气口(302)与上述进气口(301)相流体连通,
上述控制腔(31)能分别与内胆(1)以及磁控管(7)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发生热交换,且该控制腔(31)中隔设有挡板(41)而将该控制腔(31)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第一腔体(311)和第二腔体(312),且该挡板(41)能沿该控制腔(3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而同时改变第一腔体(311)和第二腔体(312)的容积大小,上述第二腔体(312)与外界相通,上述挡块(43)与上述挡板(41)联动,初始状态下,上述挡块(43)遮蔽上述进气口(301)而关闭该进气口(301),而第一腔体(311)的容积增大时,上述挡块(43)与该进气口(301)相互错开而开启该进气口(3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开设在内胆(1)的背板上,上述排气接头(3)与内胆(1)的背板前后相对设置,而上述磁控管(7)安装在内胆(1)的背板上并位于上述排气接头(3)的一侧,且上述排气接头(3)的进气口(301)上设置有进气接口(34)并通过该进气接口(34)与上述排气口相连通,而该排气接头(3)的出气口(302)上设置有出气接口(35),且该出气接口(35)通过排气管(9)与上述排气进口(2111)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上述磁控管(7)进行散热的散热通道(80),该散热通道(80)的进风口上安装有散热风机(81),而散热通道(80)的出风口朝向上述排气接头(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接头(3)包括采用导热材质的壳体(30),该壳体(30)的外形呈方形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上述控制腔(31)设置在该壳体(30)的内腔的一端,上述进气口(301)开设在该壳体(30)的前侧壁上而出气口(302)开设在该壳体(30)的后侧壁上,而上述进气接口(34)的延伸方向与该壳体(30)相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01)与出气口(302)前后正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的内腔中隔设有分隔壁(33),该分隔壁(33)的一侧即为上述控制腔(31)而分隔壁(33)的另一侧为排气腔(32),而上述进气口(301)、出气口(302)以及挡块(43)均位于该排气腔(32)中,且该挡块(43)与上述挡板(41)通过沿左右方向穿设在上述分隔壁(33)上的推杆(42)连接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上述推杆(42)上的复位弹簧(5),该复位弹簧(5)被限位在上述挡板(41)与分隔壁(33)之间,且当上述第一腔体(311)的容积增大时,该复位弹簧(5)具有使上述挡板(41)朝外移动的趋势。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31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303)。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蒸微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3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压力平衡口(304),当上述挡块(43)遮蔽上述进气口(301)时,该压力平衡口(304)保持开启状态,而当上述挡块(43)与上述进气口(301)相互错开时,该挡块(43)能遮蔽该压力平衡口(3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53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大米传送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固性粉末涂料研磨后的摇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