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惰轮断线报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7072.8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2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园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云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陈昊宇 |
地址: | 523126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线 报警 机构 | ||
一种惰轮断线报警机构,包括第一过线轮、感应片、光电传感器和第二过线轮;第一过线轮设于安装支架的入线侧,其转轴水平;感应片固设于第一过线轮上同轴旋转;光电传感器对应感应片设置,以检测感应片的转动;第二过线轮设于安装支架的出线侧,与第一过线轮间隔设置,第二过线轮的转轴竖直。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粗线断线后张力杆不能及时回转触发报警开关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在狭窄空间环境下张力器安装位置与导线走线要求存在的矛盾。具有简单实用,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通过张力器控制放线张力进行绕线时使用的惰轮断线报警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以小型变压器生产加工为例,需要在加工时进行的送线和穿线操作,同时还需要对变压器的骨架及PIN脚进行绕线操作。上述操作以往大多采用人工实现,由于人手操作具有效率低、可靠性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等不足。因此有业界研发了自动绕线加工设备,该自动设备能够解决上述人工操作存在的不足,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进行粗线(多层绝缘线)的张力送线过程中,有概率会因为粗线的自重较重以及粗线变形困难的问题,造成发生断线后,张力杆不能及时回转触发报警开关;
二、在狭窄空间环境下,张力器安装位置与导线走线要求存在矛盾。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惰轮断线报警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惰轮断线报警机构,包括安装支架以及设于该安装支架上的第一过线轮、感应片、光电传感器和第二过线轮;
所述第一过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入线侧,其转轴水平设置;所述感应片固设于所述第一过线轮上,与第一过线轮同轴旋转;所述光电传感器固设于安装支架上,并对应所述感应片设置,以检测感应片的转动;
所述第二过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出线侧,与第一过线轮间隔设置,该第二过线轮的转轴竖直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感应片呈圆环状,其圆心位于所述第一过线轮的轴线上;
所述感应片上均布有数个叶片,所述光电传感器对应所述叶片设置。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过线轮上设有防跳线结构,该防跳线结构包括锁片,该锁片保持常闭;在锁片的常闭状态下,所述锁片与所述第二过线轮的轮面间形成一闭合的穿线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惰轮断线报警机构,包括第一过线轮、感应片、光电传感器和第二过线轮;第一过线轮设于安装支架的入线侧,其转轴水平;感应片固设于第一过线轮上同轴旋转;光电传感器对应感应片设置,以检测感应片的转动;第二过线轮设于安装支架的出线侧,与第一过线轮间隔设置,第二过线轮的转轴竖直。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粗线断线后张力杆不能及时回转触发报警开关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在狭窄空间环境下张力器安装位置与导线走线要求存在的矛盾。具有简单实用,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以上附图中:1.安装支架;2.第一过线轮;3.感应片;3a.叶片;4.光电传感器;5.第二过线轮;6.张力器;6a.张力杆;7.导线;8.送线机构;9.防跳线结构;9a.锁片;10.穿线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云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云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7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管理用方便移动货架
- 下一篇:一种软糖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