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印刷无纺标签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7357.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6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符晔;雷鹏飞;虞一浩;韩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32B5/02;B32B5/2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湖州佳灏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76 | 代理人: | 黄永兰 |
地址: | 3131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印刷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印刷无纺标签带,涉及标签带领域,包括:无纺布基层,面涂层,设置在无纺布基层上表面;底涂层,设置在无纺布基层下表面;其中,面涂层与底涂层皆为无荧光吸墨层,厚度为0.5μm~5μm。最终实现双面可打印,且更耐水洗,且吸墨强度更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带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印刷无纺标签带。
背景技术
随着非织造布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非织造布的产量日益增加,而在标签行业,非织造布的使用目前偏少,主要以杜邦公司的Tyvek系列占主导地位,但其印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轮转、胶印、柔性版树脂版印刷为主。而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加,且数码喷印技术的成熟,UV喷印技术及水性喷印技术均已成为行业趋势,因此为改变目前行业中以织造布为主导的使用,增加非织造材料应用,且满足数码喷墨技术的需求,达到多次水洗不退墨的效果;现亟待需要一种新的标签带来满足以上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印刷无纺标签带。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印刷无纺标签带,包括:
无纺布基层,
面涂层,设置在所述无纺布基层上表面;
底涂层,设置在所述无纺布基层下表面;其中,
所述面涂层与底涂层皆为无荧光吸墨层,厚度为 0.5μm~5μm。
作为优选,无纺布基层上下两面上设有绒毛层。
作为优选,绒毛层厚度小于面涂层和底涂层的厚度。
作为优选,绒毛层具有两种规格,短绒毛和长绒毛,两种规格的绒毛相互掺杂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满足多次水洗不褪色的效果,绒毛层能够让无荧光吸墨层吸附的更加牢固,满足传统印刷及数码印刷等多种印刷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涂层,2,无纺布基层,3,底涂层,4,绒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一种多功能印刷无纺标签带,包括:无纺布基层2,面涂层1,设置在无纺布基层2上表面;底涂层3,设置在无纺布基层2下表面;面涂层1与底涂层3皆为无荧光吸墨层,厚度为0.5μm。
为了让无荧光吸墨层吸附得更加牢固,无纺布基层2上下两面上设有绒毛层4。为了不使绒毛层4暴露于表面,绒毛层4厚度小于面涂层1和底涂层3的厚度。为了提高摩擦力,绒毛层4具有两种规格,短绒毛和长绒毛,两种规格的绒毛相互掺杂设置。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无荧光吸墨层的厚度为1μm。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无荧光吸墨层的厚度为5μm。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瑞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瑞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7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测温预警的防护口罩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物体位置的涂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