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中双向装配式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87670.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3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卿;董金凤;马奥博;吴秀峰;雷明;陈子木;巩向恩;王亮;方洲;郭利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体系 双向 装配式 装置 | ||
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中双向装配式减振装置,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包括槽型钢腰梁、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预应力锚索、锚具和内六角螺栓。本实用新型中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实现整个支护结构在竖向振动作用下的耗能减振作用,当整个装置受到竖向方向振动时,通过减振弹簧产生自适应调节能力发挥竖向耗能减振作用;本实用新型中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实现整个支护结构在横向振动作用下的耗能减振作用,通过丁基橡胶减振垫的自复位能力发挥横向耗能减振作用,通过双向减振作用保障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整个减振装置安装过程为装配式施工过程,不仅加快施工进度,又节约成本,解决现有技术繁琐、难度大的问题。丁基橡胶减振垫作为一种环保材料,不但具有耐热、耐老化特性,而且具有较好的耗能减振作用,很好的发挥绿色施工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中双向装配式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纷纷涌现,深基坑工程逐渐增多,许多深基坑工程都是紧邻城市主要干道、铁路干线进行建设,这就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在深基坑支护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人流车辆的影响,也会受到高铁列车对其的影响,当深基坑支护过程中受到这种内外动荷载的双向影响时,如何保障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中双向装配式减振装置,以解决在深基坑支护过程中受到双向动荷载的影响时,支护体系能够抵御双向振动,避免支护体系发生脆性破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中双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型钢腰梁、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预应力锚索、锚具和内六角螺栓,所述槽型钢腰梁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所述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包括梯形钢板滑道、梯形钢滑块、减振弹簧、上封钢板和下封钢板,所述两个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与槽型钢腰梁通过内六角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包括装配钢板I、丁基橡胶减振垫和装配钢板II,所述装配钢板I、丁基橡胶减振垫和装配钢板II通过四个内六角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与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通过四个内六角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锚具安装在装配钢板II表面,所述预应力锚索依次贯穿槽型钢腰梁和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所述预应力锚索伸出装配钢板II外面部分通过锚具进行固定。
所述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通过设置的减振弹簧对预应力锚索进行竖向固定,并保持预应力锚索的入射角恒定,当整个装置受到竖向方向的振动时,通过减振弹簧产生自适应调节能力发挥竖向耗能减振作用。
所述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对预应力锚索进行横向固定,当整个装置受到横向方向的振动时,通过丁基橡胶减振垫的自复位能力发挥横向耗能减振作用,所述丁基橡胶减振垫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具有耐热、耐老化特性,对苛刻施工现场条件更为适应,耗能减振能力强。
整个减振装置安装过程均为装配化安装,整个减振装置中采用的螺栓均为内六角螺栓,便于整个装配化安装过程顺利实施。
连接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的四个内六角螺栓与连接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和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的四个内六角螺栓为同一组螺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中双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其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竖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实现整个支护结构在竖向振动作用下的耗能减振作用,具体过程是通过减振弹簧对预应力锚索进行竖向固定,并保持预应力锚索的入射角恒定,当整个装置受到竖向方向的振动时,通过减振弹簧产生自适应调节能力发挥竖向耗能减振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装配式减振装置实现整个支护结构在横向振动作用下的耗能减振作用,具体过程是通过丁基橡胶减振垫的自复位能力发挥横向耗能减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87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熄焦系统密封装焦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抗拉抗折两用试验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