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抑制熔炼过程中焊缝掉块的电极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1621.9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2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雷强;李超;刘鹏;朱仔成;王晓成;李军仁;刘俊;何永胜;罗文忠;刘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7/07 | 分类号: | H05B7/07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何莹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抑制 熔炼 过程 焊缝 电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抑制熔炼过程中焊缝掉块的电极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块为柱状体结构,所述电极块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另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与凸起相适配,用于无缝组拼。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抑制熔炼过程中焊缝掉块的电极块结构,采用凹凸组拼的电极块结构,熔炼过程中保证先熔化电极本体,后熔化焊缝位置,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掉块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钛合金铸锭熔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抑制熔炼过程中焊缝掉块的电极块结构。
背景技术
钛合金铸锭生产最普遍的方式是真空自耗电弧熔炼,首先将原材料(海绵钛和中间合金)利用混料器混合均匀;其次,利用油压机压制电极块,将电极块组拼,通过焊接方式得到一次自耗电极;最后,利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熔炼得到铸锭。上述过程中,电极块结构一般为多边形立方体,且上下端面为平面,当采用平直端面的电极块结构,由于焊接方式的限制,只能熔化靠近电极块外侧约20mm的深度,内部组拼面均未有效焊接,在熔炼过程中,实际电压往往存在一定波动,且偏弧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现有技术下容易在电极块组拼的焊接位置先熔化,最终心部未焊接位置整体脱落,掉入熔池,发生掉块现象,对产品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造成合金化不充分,严重时甚至产生冶金不熔块,造成冶金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抑制熔炼过程中焊缝掉块的电极块结构,采用凹凸组拼的电极块结构,熔炼过程中保证先熔化电极本体,后熔化焊缝位置,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掉块现象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抑制熔炼过程中焊缝掉块的电极块结构,所述电极块为柱状体结构,所述电极块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另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与凸起相适配,用于无缝组拼。
进一步地,所述熔炼过程中将电极块放置在坩埚中,所述坩埚内壁与电极块外壁的间隙不小于30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块凹槽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0°~160°,所述电极块凸起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40°~160°。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块两端外圈平台宽度为20~60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块的高度为150~350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凹槽和凸起的深度为20~70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块的密度≥3.3g/cm3。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块的组拼缝隙≤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用于抑制熔炼过程中焊缝掉块的电极块结构,采用凹凸组拼的电极块结构,熔炼过程中保证先熔化电极本体,后熔化焊缝位置,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掉块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极块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1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检修的供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性支脚及使用其的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