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3602.X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6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浦仕遵;李宏梅;彭庆军;刘平林;陈永梅;范庆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T1/02 | 分类号: | H01T1/02;H01T4/16;H01T21/00;B29C64/171;B29C64/393;B29C65/00;B29C65/4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刘冠群 |
地址: | 678499 云南省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腔室 模块化 组装 结构 | ||
1.一种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包括接地模块、高压端模块和若干中间模块;所述接地模块和高压端模块分别位于该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的顶部和底部,若干中间模块位于接地模块和高压端模块之间,若干中间模块之间,以及中间模块与接地模块和高压端模块之间均通过榫接方式可拆卸连接;该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通过接地模块与空气间隙相连接,通过高压模块与下导弧臂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模块整体呈圆柱体结构,接地模块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突出型榫接头;接地模块的内部设有一层灭弧基本单元和电弧引入电极,电弧引入电极竖直位于灭弧基本单元的上方,且与灭弧基本单元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模块整体呈圆柱体结构,高压模块的顶部中心处设接头插槽;高压模块的内部设有一层灭弧基本单元和电弧引出电极,电弧引出电极竖直位于灭弧基本单元的下方,且与灭弧基本单元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中间模块均为圆柱体结构,中间模块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突出型榫接头,顶部中心处设有接头插槽;中间模块的内部设有若干层等间距纵向排列的灭弧基本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基本单元由若干环绕球形电极构成,且相邻球形电极之间形成有向外延伸的三级缩口结构的灭弧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任一所述的多腔室模块化自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型榫接头的截面为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36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镁砂生产用高效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憎水透气保温涂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