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9011.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0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的名品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6 | 代理人: | 叶剑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复合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外壁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锅体导磁的锅釜,所述锅釜上设置有直径向锅釜中心逐渐减小的多个圆形通槽,且锅釜中部设置有圆形开口,使得锅体的底面部分通过所述圆形通槽或圆形开口外露所述锅釜的厚度为3mm‑5mm,所述锅体的壁厚为1.5mm‑3mm,所述圆形通槽的槽宽为1mm‑2mm,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2cm‑3cm,所述锅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直径向锅体中心逐渐减小的多个防滑圆槽,所述防滑圆槽的截面为锯齿状结构;该新型复合锅具通过设置锅釜可减轻整体的重量,且锅釜上的圆形通槽和圆形开口可避免锅体和锅釜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锅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具常通过铁质材料层完全包裹铝质锅胚外表面的结构制作,以此使得锅具能够导磁并可在电磁炉上使用,但是这便导致锅具整体结构厚重,不便于用户手持移动,同时包裹铝质锅胚的是连续平整的铁质材料层,这便导致在锅具底部加热时,铁质材料层与铝质锅胚的导热程度不同,这样铁质材料层和铝质锅胚两者的受热形变程度不同会导致锅具底部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锅具通过设置锅釜可减轻整体的重量,且锅釜上的圆形通槽和圆形开口可避免锅体和锅釜变形。
一种新型复合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外壁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锅体导磁的锅釜,所述锅釜上设置有直径向锅釜中心逐渐减小的多个圆形通槽,且锅釜中部设置有圆形开口,使得锅体的底面部分通过所述圆形通槽或圆形开口外露。
优选地,所述锅釜的厚度为3mm-5mm,所述锅体的壁厚为1.5mm-3mm。
优选地,所述圆形通槽的槽宽为1mm-2mm。
优选地,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2cm-3cm。
优选地,所述锅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直径向锅体中心逐渐减小的多个防滑圆槽。
优选地,所述防滑圆槽的截面为锯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复合锅具通过锅体、锅釜、圆形通槽和圆形开口相互配合,使得锅釜设置于锅体外壁的底部而对锅体进行导磁并可减轻整体的重量,便于用户手持移动,同时锅釜上的圆形通槽和圆形开口能够使锅体的底面外露,便于对锅釜和锅体底部加热时,圆形通槽和圆形开口可为锅体的底部和锅釜提供变形空间,避免锅体的底部和锅釜两者受热形变而相互挤压,进而导致锅具底部变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附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附图4为图3中B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图3中C局部放大图。
图中:1锅体、2锅釜、3圆形通槽、4圆形开口、5防滑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新型复合锅具,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外壁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锅体1导磁的锅釜2,所述锅釜2上设置有直径向锅釜2中心逐渐减小的多个圆形通槽3,且锅釜2中部设置有圆形开口4,使得锅体1的底面部分通过所述圆形通槽3或圆形开口4外露,如图1和2所示,圆形通槽3以三个进行示例说明,三个圆形通槽3的直径从锅釜2的外边缘向中心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的名品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的名品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9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震防潮快装式预制复合内墙板
- 下一篇:一种油缸缓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