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钢锭用热处理耐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99813.4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0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铸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5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钢锭 热处理 耐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钢锭用热处理耐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贯穿炉体前端的炉腔,所述炉体前端与炉腔之间形成炉口,所述炉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底柱,所述炉腔左右内壁上均对应纵向开设有第一移动槽,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槽之间共同滑动插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前端贯穿炉口设置,所述放置板下端与炉口内底壁滑动贴合,所述炉体前端且在炉口的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且俯视呈L型的限位挡边,两个所述限位挡边上端延伸置炉体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步工作的炉门和放置板可自动的将钢材从耐火炉内取出和送入,保证工人转移钢材时的安全性,且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钢锭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钢锭用热处理耐火炉。
背景技术
钢锭即圆柱形的钢材,也称锻圆,大型钢锭的生产中需要将钢材进行热处理,即锻烧后再进行锻打,使之形成圆形的钢材,最后冷却形成所需要的钢锭,而钢材的加热通常在耐火炉中进行。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大型钢材的煅烧时,通常需要人工操纵叉车将钢材送入耐火炉内,并且同样需要人工操纵叉车将煅烧好的钢材从耐火炉内取出,此过程工人均必须靠近耐火炉的炉口才能进行工作,极度高温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型钢锭用热处理耐火炉,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型钢锭用热处理耐火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钢锭用热处理耐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贯穿炉体前端的炉腔,所述炉体前端与炉腔之间形成炉口,所述炉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底柱,所述炉腔左右内壁上均对应纵向开设有第一移动槽,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槽之间共同滑动插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前端贯穿炉口设置,所述放置板下端与炉口内底壁滑动贴合,所述炉体前端且在炉口的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且俯视呈L型的限位挡边,两个所述限位挡边上端延伸置炉体上方,两个所述限位挡边之间共同滑动竖直滑动连接有炉门,所述炉门的宽度大于炉口的宽度,所述炉门下端与放置板上端接触贴合、上端延伸至炉口上方;
所述炉体左右两侧壁上且在放置板的对应位置均纵向开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放置板前端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后端向后延伸至第二移动槽后端位置且与第二移动槽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杆远离第二移动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炉体上端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两端分别转动贯穿两个第一固定块并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炉体左右两侧下端且在两个第一固定块的对应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垂直啮合,两个所述传动杆上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对应的齿板啮合;
所述炉体上端两侧且在第一固定块后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中心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中心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上且在第三齿轮两侧位置均固定套接有绕绳轮,所述炉体上端且在第一转动杆的前方位置竖直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端且在两个绕绳轮的对应位置均设有导绳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杆靠近炉体前端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位置高于第一转动杆。
优选地,每个所述导绳组件均由三个周向分布的导绳轮构成,三个所述导绳轮分别固定连接在竖板的前端、后端和上端位置。
优选地,所述炉门的上端且在两个导绳组件的对应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绳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铸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铸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99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