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2455.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中;王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万隆电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6 | 分类号: | H01M10/46;H01M50/204;H01M50/251;H02J7/35;H02S40/38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曹孝陈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太阳能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板,工作台左侧活动安装有收集框体,工作台表面外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工作台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储物筒体,储物筒体外壁底部开设有通槽,工作台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量传感器检测电量饱和时,第二电动推杆可将充电头脱离,并且第一推杆配合顶块将储物筒体的储能电池将充好的储能电池进行替换,并且通过色标传感器与储能电池设置的标记条限定储能电池的位置,保证充电头能精准与储能电池进行插接,可实现自动更换充好电的储能电池,最大限度储存太阳能发电板产生的电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技术现在以及非常的成熟,目前有许多采用太阳能发电作为主要能源的机器,可大大减少地球的能源消耗,太阳能板与蓄电池连接时可将电能进行暂存,蓄电池可随时随地的收放电,使得太阳能产生的电能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存储,蓄电池充满后需要更换未充满电的蓄电池,否则会浪费太阳能转化的能量,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储能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2343711U),一种跟踪式太阳能板储能装置,包括边框、电池板、栅栏、钢化玻璃、底板、电机、接线盒、伸缩杆、固定杆,所述边框为矩形空心状,所述电池板安装在边框顶部,所述栅栏安装在电池板顶部,所述钢化玻璃安装在栅栏顶部,所述底板安装在边框底部,所述电机安装在底板底部,所述接线盒安装在电机右侧,所述伸缩杆安装在底板底部两侧,所述固定杆安装在伸缩杆底部。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太阳能板与储能电池连接后,可将太阳能板转化的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池内,但储能电池的容量有限,充满后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否则会浪费太阳能转化的能量,人工更换时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板,工作台左侧活动安装有收集框体,工作台表面外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工作台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储物筒体,储物筒体外壁底部开设有通槽,工作台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顶块,工作台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轨架,限位轨架内壁镶嵌安装有储能电池,储能电池顶部表面固定安装有标记条,限位轨架顶部固定安装有色标传感器,限位轨架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右侧可拆卸安装有充电头,充电头电性安装有电量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收集框体位于缓冲板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充电头与储能电池的充电口插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充电头和电量传感器与太阳能发电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储能电池到限位轨架内壁的距离为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发电板经过充电头将电量输送至储能电池内进行存储,电量传感器检测电量饱和时,第二电动推杆可将充电头脱离,并且第一推杆配合顶块将储物筒体的储能电池将充好的储能电池进行替换,并且通过色标传感器与储能电池设置的标记条限定储能电池的位置,保证充电头能精准与储能电池进行插接,可实现自动更换充好电的储能电池,最大限度储存太阳能发电板产生的电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储物筒体内部可对储能电池进行堆叠存放,可增加储能电池的存放数量并且减少占地面积,顶块的长度设置较长,可保证推动储物筒体最底部储能电池移动后,自然下落的储能电池不会影响顶块的复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万隆电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万隆电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2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