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窝状斜孔工件加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4059.9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45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常星星;陈浩;陈建彬;冯孟亮;于家祥;李红进;姜峰;葛鑫;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11/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状 工件 加工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状斜孔工件加工工具,包括与机床连接的螺杆、通过螺纹与螺杆连接且外形与工件相同的电极块,所述的电极块上设置有若干组针对工件制作的斜柱电极,螺杆底部的螺纹长度略大于螺纹孔深度,且对加工的螺纹底部进行航空清洁剂进行清洗,防止有多余的残渣留在螺纹牙底;通过设置与斜孔配合的斜柱电极进行电火花切割,针对蜂窝结构进行专属工具设计,成型速度快,针对性强,弥补了形状复杂的蜂窝斜孔工件制作市场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蜂窝状斜孔工件加工工具。
背景技术
蜂窝结构是一种质轻,高强度、高硬度、高刚度的新型技术,被广泛使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制造业中,同时涡蜂结构具有优良的吸能、减振特性,因此为成国内外研究学者们的热衷课题。
随着国家军事实力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类蜂窝状零部件的使用越来越多,蜂窝材料作为机体轻量化的填充材料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其中在机体的储油座箱、壁板类等结构件上应用较大。在我国的航天领域中机体,机翼等结构上都广泛使用蜂窝状的零部件,一方面在满足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小机体载荷,另一方面可实现减材环保的理念。所以在新能源、航空制造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蜂窝状零部件,在传统的加工技术中,采用划线定位、金属切片、锯齿切割等方式,加工成本高、效率低下、操作难度较大。若出现蜂窝尺寸密集且结构复杂时,一般的刀具则无法保证加工的精度。
目前,通常采用五轴加工中心设备对蜂窝类零部件进行加工,由此得出许多此类零部件的装夹方式。
由于本工件有着特殊的结构,底孔为22×22个微细孔阵列而成,其中孔与孔之间的间隔较小,一般的刀具无法进行加工。且每个孔的成形面有着平面度0.01的高精度要求,若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进行加工时,则需要特制的机床与刀库,由于整列的孔均为斜孔,加工难度大且成本太大,不适合航空航天中类似形状的零件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蜂窝状斜孔工件加工工具。
一种蜂窝状斜孔工件加工工具,包括与机床连接的螺杆、通过螺纹与螺杆连接且外形与工件相同的电极块,所述的电极块上设置有若干组针对工件制作的斜柱电极。
所述的电极块为紫铜制成。
所述的斜柱电极通过电火花线切割使得工件上形成一排排规则排列的斜孔,所述的斜孔的孔径大于斜柱电极的外表面直径。
所述的电极块上设置有与螺杆配合便于装配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保证后面加工定位便于装夹定位的螺纹盲孔。
所述的螺杆为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螺杆底部的螺纹长度略大于螺纹孔深度,且对加工的螺纹底部进行航空清洁剂进行清洗,防止有多余的残渣留在螺纹牙底;通过设置与斜孔配合的斜柱电极进行电火花切割,针对蜂窝结构进行专属工具设计,成型速度快,针对性强,弥补了形状复杂的蜂窝斜孔工件制作市场的空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块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工件;2、电极块;3、螺杆;4、斜孔;5、孔径;6、斜柱电极;7、螺纹孔;8、螺纹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4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基质定量混合投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吸塑产品粘接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