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采封隔器用自扶正结构及自扶正式热采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6411.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3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侯玉梅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采封隔 器用 扶正 结构 正式 热采封隔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采封隔器用自扶正结构及自扶正式热采封隔器,涉及油田采油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采封隔器上缺少自扶正结构的技术问题。该自扶正结构包括扶正器、连接组件以及限位组件,其中,扶正器为刚性件且套在热采封隔器上,扶正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热采封隔器上的扶正推力组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限位组件固定在热采分隔器上,扶正推力组件能带动扶正器发生变形以用于热采封隔器的扶正。本实用新型用于热采封隔器的扶正居中,便于封堵了封隔器与井眼之间的环形空间,便于热采封隔器的上下井段环形空间完全隔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采封隔器用自扶正结构及自扶正式热采封隔。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封隔器是实现坐封和解封最常用的工具,通常,封隔器按结构可分为:自封式、压缩式、楔入式、扩张式、组合式等。目前,封隔器作为一种油水井封堵的井下专用工具,被广泛用于钻井、完井、开采和增产作业等许多工艺措施中。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稠油资源作为油田开发中的一种重要资源,由于原油粘度较高,一般采用注蒸汽热采的方式开采。其中,热采封隔器是热流体注入管柱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作用是在注入热流体过程中封隔油层以上的油套环空,防止高温流体进入套管和隔热管组成的环形空间,从而达到减少井筒的热损失,且保护油层套管的目的。在注热流体结束,转到采油过程中,封隔器仍能够具有密封作用。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把热采封隔器与完井尾管连在一起下到设计位置,当注蒸汽温度升高到 150℃时,封隔器内的膨胀材料开始膨胀,使该封隔器的推力机构产生一个足够大的轴向推力,有效推动上、下密封件变形,达到好的膨胀密封效果,封堵了套管与井眼之间的环形空间,使热采封隔器的上下井段环形空间完全隔绝,有效地防止了油、气、水层之间相互窜通。
现有常规封隔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居中,封隔器上、下密封件变形时不能达到很好的封堵作用,且若要增加蒸汽温度提高上、下密封件的变形量以达到封堵效果时,常规的封隔器胶筒的耐温情况只能达到200℃左右,当井下施工过程中超过200℃时很多会出现密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采封隔器用自扶正结构及自扶正式热采封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采封隔器上缺少自扶正结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采封隔器用自扶正结构,包括扶正器、连接组件以及限位组件,其中,所述扶正器为刚性件且套在热采封隔器上,所述扶正器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热采封隔器上的扶正推力组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组件固定在所述热采分隔器上,所述扶正推力组件能带动所述扶正器发生变形以用于所述热采封隔器的扶正。
进一步地,所述自扶正结构还包括止退组件,所述止退组件用于防止变形的所述扶正器向复位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扶正推力组件包括活塞,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活塞和所述扶正器的一端,当所述热采封隔器内的膨胀材料受热膨胀推动所述活塞向所述扶正器移动时,所述连接组件推动所述扶正器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活塞限位环,所述活塞限位环套在所述热采封隔器的中心管上,所述活塞伸出所述扶正推力组件液钢的一端与所述活塞限位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限位环与所述扶正器的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止退环,所述止退环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且所述止退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止退螺纹,所述活塞限位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所述中心管方向凸出的凸起部,所述止退环夹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活塞伸出所述液钢的一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6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