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及骑跨式内藏门下部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7051.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0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郭蕾;蔡昌亮;邢淑梅;张亮亮;毛开楠;成志刚;付志亮;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0 | 分类号: | B61D19/00;B61D17/00;B61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张涛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骑跨式 内藏 门下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骑跨式内藏门下部排水结构,其包括底架边梁,所述底架边梁上设置有支撑踏板,所述内藏门的导轨位于所述支撑踏板上;其中,所述底架边梁的上表面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流区;所述支撑踏板上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使支撑踏板上的液体流向导流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及骑跨式内藏门下部排水结构,无需在底架开排水孔、焊排水管,解决排水管易堵塞、不易清理的问题。使内藏门门区进水可迅速排出,不积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骑跨式内藏门下部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跨骑式内藏门目前为轨道车辆广泛应用的门系统之一,内藏门关闭后门扇与车体外表面不平齐(门扇凹于车体外表面),开关门时门扇在车体侧墙和内饰板之间的夹层空间内移动,车辆运行中可能在门区或门口左右两侧产生积水,为避免积水进入车辆内部,需要车辆门区下部需要设计向车外排出积水的结构。
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内藏门下部排水结构为在门区500左右各焊接一个挡板100,与车体结构(侧墙200和墙板安装梁300)形成一个封闭槽形结构,在车体底架结构400开设排水孔401、布置排水管402,门区进水后通过排水管402使水排到车外。图3所示为现有的内藏门下部断面,门扇600沿着下导轨移动,门扇600与下导轨700之间存在缝隙,当车辆运行时,雨水可能会从门扇外表面越过下导轨而进入到门扇内表面一侧,当水由车体外侧801进入车体内侧802后只能通过排水孔401沿着排水管402排出车外。
然而,现有排水方案需要在底架上开排水孔、焊接排水管,增加成本,操作复杂、工艺性差。车体内侧进水后只能通过排水孔排出,排水孔容易被异物堵塞导致排水不畅,且排水管不易清理。雨水大的情况下,排水管排水不畅容易在车内形成积水,对车体造成损伤。
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轨道车辆及骑跨式内藏门下部排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轨道车辆骑跨式内藏门下部排水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轨道车辆骑跨式内藏门下部排水结构,其包括底架边梁,所述底架边梁上设置有支撑踏板,所述内藏门的导轨位于所述支撑踏板上;
其中,所述底架边梁的上表面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流区;
所述支撑踏板上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使支撑踏板上的液体流向导流区。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孔位于所述底架边梁的导流区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踏板包括支撑座和踏板本体,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流区,所述踏板本体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至少两个,间隔地支撑在所述踏板本体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本体包括第一平面,以及沿所述第一平面内侧向上延伸的挡板,
所述内藏门的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上;
所述透水孔设置在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平面的相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本体还包括沿所述第一平面外侧向下延伸的保护板,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下方,且位于所述保护板的内侧。
进一步地,由所述内藏门的内部向外部的方向,所述导流区的高度逐渐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用于连接至导流区的下支撑部和用于安装踏板本体的上连接部,所述下支撑部中部具有沿车长方向贯通设置的倒U型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部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内螺纹滑块,所述踏板本体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内螺纹滑块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70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