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室护理用伤口包扎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09795.3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9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霞 |
主分类号: | A61F15/00 | 分类号: | A61F15/00 |
代理公司: | 池州市卓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1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408299 重庆市丰都县三***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室 护理 伤口 包扎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伤口包扎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自锁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件,所述缠绕件对患者伤口处进行支撑接触,并对其进行缠绕包扎,所述缠绕件的一侧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为缠绕件提供动力,且配和所述缠绕件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均匀包扎,此手术室护理用伤口包扎托架,利用缠绕件对患者的伤口处实现均匀自动的包扎,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支撑放置,通过驱动件来驱动缠绕件对其进行转动缠绕,并使其在缠绕的过程中移动,使其患者在缠绕的过程中保持纱布的平整,避免了现有包扎中,使用人工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在伤口较大时,还会令医护人员感到疲劳的问题,保证了提高了包扎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包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术室护理用伤口包扎托架。
背景技术
骨外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是创伤、脊柱外科的总称,是以诊疗各种类型断指、断掌、多指离断的再植、各种类型皮瓣移植、神经修复术、四肢先天性畸形、臂丛神经损伤及神经卡压的诊治的专业科室。
在进行伤口的包扎处理时,一般使用绷带,绷带通常放置在托盘里,在对患者的包扎时,将绷带缠绕在患者的伤处,但是,医护人员在进行缠绕时,一般需要一手手持绷带,一手将绷带缠绕在患者的伤口处,这样会使医护人员将其缠绕在患者的伤口处,不仅容易使其包扎的效率低下,还会使其在使用中容易污染绷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手术室护理用伤口包扎托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用伤口包扎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室护理用伤口包扎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自锁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件,所述缠绕件对患者伤口处进行支撑接触,并对其进行缠绕包扎,所述缠绕件的一侧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为缠绕件提供动力,且配和所述缠绕件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均匀包扎。
优选的,所述缠绕件包括安装在底座两侧的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上均设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活动连接有缠绕环,所述缠绕环的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绷带,所述绷带用来配合缠绕环与患者的伤口处进行接触覆盖,可实现自动化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包扎,提高包扎效率。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的外壁设有皮带,所述皮带设有多组从动辊,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且所述连接杆上靠近主动锥齿轮的一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螺纹杆与缠绕环连接,可以为缠绕件提供动力,并能够是缠绕的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皮带的外侧设有压紧辊,增加啮合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设有透气槽,既能够减少弧形支撑板的重力也能够减少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上均设有限位板,防止使用中不能与缠绕环稳定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缠绕件对患者的伤口处实现均匀自动的包扎,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支撑放置,通过驱动件来驱动缠绕件对其进行转动缠绕,并使其在缠绕的过程中移动,使其患者在缠绕的过程中保持纱布的平整,避免了现有包扎中,使用人工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在伤口较大时,还会令医护人员感到疲劳的问题,保证了提高了包扎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霞,未经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09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干熄焦环境除尘系统的烟气换热装置
- 下一篇:钻孔辅助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