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光伏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1478.5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1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昭勉;蔡增蛟;张堃;祁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环投花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S10/00;H02S4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发电厂 发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并网逆变器、交流汇流箱和光伏并网计量柜,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主要采用纯檩条支架安装,所述并网逆变器采用组串式逆变器,运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式,所述交流汇流箱采用国内外知名厂家的高品质钢板产品,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是通过水平面太阳辐射发至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转换后的交流电流至交流汇流箱,所述交流汇流箱汇总交流电至光伏并网计量柜进行模拟计算得出阵列表面太阳辐射数据,再结合系统安装容量和系统总效率计算发电量,本实用新型不会引起系统波动又能自发自用,降低厂用电率,提高上网电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无害化、资源化”的自然资源,使得光伏发电并网逐步在各个城镇建设推广。与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不同,垃圾焚烧发电厂坐落于郊外,周边无高楼大厦遮挡,地方空旷利用太阳能收集,现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愈来愈成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光伏发电系统。
专利号:CN108039866A的公布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该设计包括有光伏组件、移光组件以及隔热透光层,将移光组件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向阳面所在的一侧,隔热透光层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向阳面所在的一侧。在光伏发电系统运行过程中,部分太阳光线能够直接照射在光伏组件上,光伏组件利用接收到的太阳光进行发电,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太阳光在穿过移光组件时,太阳光发生折射、反射后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偏移,偏移后的光能够罩设在光伏组件上,且在增加照射在光伏组件上的光线的同时,由于设置有隔热透光层,太阳光的热量被阻挡,传递给光伏组件的热量少,光伏组件的光伏电压降低,大大提高发电效率。即在光伏组件的向阳面相同的情况下,增设了移光组件的光伏组件,其向阳面上接收的光线更多,在接收原有的光线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通过移光组件偏移来的光线,光伏组件上接收的光线增多,由于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与光的亮度呈正比,光伏组件上的光线增强,亮度提高,进而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的提升,且降低了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但是上述专利还存在一点不足:1、上述设计不会引起系统波动又能自发自用,降低厂用电率,提高上网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并网逆变器、交流汇流箱和光伏并网计量柜,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主要采用纯檩条支架安装,所述并网逆变器采用组串式逆变器,运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式,所述交流汇流箱采用国内外知名厂家的高品质钢板产品,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是通过水平面太阳辐射发至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转换后的交流电流至交流汇流箱,所述交流汇流箱汇总交流电至光伏并网计量柜进行模拟计算得出阵列表面太阳辐射数据,再结合系统安装容量和系统总效率计算发电量。
可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通过PV-F-1×4mm2光伏电缆连接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可选的,所述并网逆变器出口交流电缆采用ZRC-YJV-0.6/1kV-3×35+2× 16mm2与交流汇流箱3连接。
可选的,所述交流汇流箱采用ZRC-YJV-0.6/1kV-3×150+2×70mm2交流电缆与光伏并网计量柜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环投花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环投花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14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的水冷炉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效果明显的真空维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