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阳极引射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3101.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0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范爱民;范德新;叶长流;肖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9 | 分类号: | H01M8/040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3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阳极 回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阳极引射回流装置,包括高压氢气源、电堆,高压氢气源的氢气进入电堆发生化学反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装置和稳压器,所述回流装置包括背压装置、水气分离装置和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的第一入口连接高压氢气源、第二入口连接水气分离装置、引射出口通过所述稳压器连接高压氢气源;电堆内的余量氢气经过背压装置、水气分离装置被引射回电堆内。本实用新型在电堆的前侧设置膨胀罐,当系统在通过加大前置气压或保证吸附气压,使得在恶劣工况下,都不影响气流引射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电池阳极引射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如今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氢发动机汽车,由于氢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气体氢,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氢发动机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2011502442.8公开的一种燃料电池阳极氢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发明的燃料一种带压力装置的电池阳极氢气循环系统包括氢气罐、引射器、燃料电池和缓冲罐,所述氢气罐、引射器、燃料电池和缓冲罐通过氢气管依次相连,所述氢气罐、引射器之间的氢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缓冲罐和所述引射器之间还设有一氢气支管,所述氢气支管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缓冲罐和所述引射器上。但是,该发明专利的循环系统内并没有设置压力保证装置,导致在使用环境不同的情况下,会影响氢气的负压吸附能力,例如在恶劣的工况下,可能会出现压力不足,副循环路线内部的氢气,无法正常回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阳极引射回流装置,主要针对工况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加大前置气压或者保证吸附气压,使得在恶劣工况下,都不影响气流引射器的正常工作,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阳极引射回流装置,包括高压氢气源、电堆,高压氢气源的氢气进入电堆发生化学反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装置和稳压器,所述回流装置包括背压装置、水气分离装置和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的第一入口连接高压氢气源、第二入口连接水气分离装置、引射出口通过所述稳压器连接高压氢气源;电堆内的余量氢气经过背压装置、水气分离装置被引射回电堆内。
还包括压力调节装置、质量流量计,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质量流量计连接在高压氢气源与引射器之间。
所述稳压器是膨胀罐。
所述电堆与引射器之间设置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电堆的前侧设置膨胀罐,当系统在通过加大前置气压或保证吸附气压,使得在恶劣工况下,都不影响气流引射器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循环的回收路线,使PEMFC电堆内部未完全分解的氢气通过背压装置、水气分离器,回到引射器,再通过加温加湿装置,再次到达PEMFC电堆内重新分解,达到氢气的完全利用,避免浪费资源,节约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引射回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3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