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风换气热回收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3586.6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1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繁(北京)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30;F24F13/28;F24F1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风 换气 回收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换气热回收机组,包括顶框、固定框和外框,所述顶框的一侧设置有新风口,所述顶框的一侧且位于新风口的前方固定连接有新风过滤器,顶框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新风调节阀执行机构,顶框内部的顶部与固定框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板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该新风换气热回收机组,通过顶框的一侧设置有新风口,没有吹风感,舒适性更高,可以实现集中控制和单独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方便按照室内条件转换各种运行模式,通过外框的一侧且位于回风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回风口,无需安装送风管和回风管,维修维护可以在屋顶进行,只需打开检修门就可以简便进行维修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风换气热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热回收新风系统是往复式无管道热回收新风系统,完全克服了热交换必须配有管道的弊端,使我们有限的室内空间更加宽敞、简洁,热回收新风机组是新风机组中常见的一种,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新风机组,与一般新风系统相比,热回收新风机组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全热回收系统,能够对排出室外的空气进行热量回收,减少空调的能耗,热回收新风机组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厂房,体育馆等高大空间场所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换气,使整体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的通风换气系统,主要由新风主机(全热交换器)、控制开关、进气风口、排气风口组成,系统工作时,室内污浊空气经全热交换器排到室外,在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的同时,新风经全热交换器通过高静压送风机进入室内,在送排风的同时,送入室内的新风吸收排风中的冷(热)量,进行热量回收,达到节能的目的。
现有的新风换气热回收机组在使用时能感受到清晰的吹风感,舒适性一般,而且对其进行控制的时候,需要单独分开控制,而且在安装时只能安装在室内,对室内的设施操作有一定的阻碍,安装整个设备的时候,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换气热回收机组,解决了现有的新风换气热回收机组在使用时能感受到清晰的吹风感,舒适性一般,而且对其进行控制的时候,需要单独分开控制,而且在安装时只能安装在室内,对室内的设施操作有一定的阻碍,安装送风管和回风管的时候,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风换气热回收机组,包括顶框、固定框和外框,所述顶框的一侧设置有新风口,所述顶框的一侧且位于新风口的前方固定连接有新风过滤器,所述顶框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新风调节阀执行机构,所述顶框内部的顶部与固定框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板式换热器,所述顶框内壁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机,所述固定框内壁顶部与底部之间的一侧且位于排风机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送风机,所述外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叶片执行机构,并且导流叶片执行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设置有喷嘴。
优选的,所述新风调节阀执行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新风调节阀,所述圆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叶片。
优选的,所述外框内壁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风过滤网,所述外框内壁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回风过滤网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表冷器。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一侧且位于回风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外框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表冷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防冻破保护发热线。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回风挡板,并且固定框的背面开设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板式换热器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排风阀,并且板式换热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阀执行机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换气热回收机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繁(北京)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繁(北京)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3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