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材料搬运的施工操作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5123.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4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林根;李柏翰;叶子钺;邓莉兰;杨肖;林天宇;张燕明;朱元;伍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晁璐松 |
地址: | 10017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材料 搬运 施工 操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材料搬运的施工操作箱,内部钢框架包括位于底面的矩形钢框架,位于矩形钢框架左右两侧的直角形钢框架,位于后侧面的立向矩形钢框架,以及位于顶面的斜向矩形钢框架;钢面板包括铺贴于矩形钢框架底面的底板,分别铺贴在左右两侧直角形钢框架外侧面的左侧板和右侧板,铺贴在立向矩形钢框架外侧面的后侧板,以及铺贴在斜向矩形钢框架顶面的的斜顶板;斜顶板的上表面横向均匀设置有防滑筋条,底板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多个圆孔,圆孔内穿设有定位地桩,定位地桩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把手,抵在底板的上部,下部夯入地下;操作箱一体成型,不需要临时搭建,实用方便,加快施工进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材料搬运的施工操作箱。
背景技术
目前,用作无水平支撑的圆形基坑内衬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逆作法施工。根据基坑开挖设计工况,由上而下分层逐步开挖,每开挖一段,立即进行内衬墙的施工。从整体上看,内衬墙是由上而下、分层施工完成的。考虑现场地质条件,每层内衬墙的高度为3.0~3.5m,故施工中需反复搭设操作架,现场工作面长,反复搭拆工作量大,工期无法保障。传统操作架大多为点、线荷载,对地质条件要求高,该项目位于临海推填区,年均降水量大,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差,无法满足传统操作架的荷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材料搬运的施工操作箱,以解决现有操作架对地面的作用力大,组装繁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材料搬运的施工操作箱,所述操作箱为直角三角形箱体,包括内部钢框架和铺贴在内部钢框架上四周的钢面板,所述内部钢框架包括位于底面的矩形钢框架,位于矩形钢框架左右两侧的直角形钢框架,位于后侧面的立向矩形钢框架,以及位于顶面的斜向矩形钢框架;所述钢面板包括铺贴于矩形钢框架底面的底板,分别铺贴在左右两侧直角形钢框架外侧面的左侧板和右侧板,铺贴在立向矩形钢框架外侧面的后侧板,以及铺贴在斜向矩形钢框架顶面的的斜顶板;所述斜顶板的上表面横向均匀设置有防滑筋条,所述底板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多个圆孔,圆孔内穿设有定位地桩,定位地桩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把手,抵在所述底板的上部,下部夯入地下。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顶板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护栏,护栏插接式固定在斜向矩形钢框架左右两侧,且斜顶板为顶面设有凸起或凹槽的粗糙面。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角三角形箱体呈15°~45°倾斜。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矩形钢框架和斜向矩形钢框架均包括矩形外框,间隔设于矩形外框的分割条,以及设于相邻分割条之间的X型支撑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角形钢框架包括直角形外框,间隔设于直角形外框的分割条,以及设于相邻分割条之间的X型支撑架,所述立向矩形钢框架包括矩形外框和设于矩形外框内的X型支撑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部钢框架的侧面、底面或顶面的钢框架均通过角钢或方钢焊接形成,相邻面的钢框架通过栓接的方式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置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包括通过螺钉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的角钢,穿设于角钢的螺杆及用来固定螺杆的螺母,所述螺母的直径大于角钢的孔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后侧板的面板区域上设置有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自锁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区别于传统操作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的特点,与地面进行面接触,实现在软弱地基中使用,该操作箱通过斜面设计,方便施工中材料搬运及小型设备的运输,操作箱采用高强钢板,强度、刚度大,自重轻,操作箱一体成型,无需反复搭拆。此种设计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临海推填区地质条件差的问题,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明显提高施工效率,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5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管理用安全防护检查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清式环保工程用排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