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7938.5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伟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帮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9 | 代理人: | 李盟 |
地址: | 2740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装置 | ||
耳鼻喉科给药装置,用于方便对耳鼻喉科不同病人进行给药并避免交叉感染。它包括壳体,在壳体中部固定有手柄,手柄的设置使得整个壳体呈“T”字形结构;在壳体内设有瓶盖,在壳体右端内放置用于与瓶盖连接在一起的药液瓶,在瓶盖上设有与药液瓶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液口;加压单元,加压单元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通过进气口向药液瓶内鼓入空气;输送单元,输送单元包括与壳体左端铰接连接的摆臂、设置在摆臂与出液口之间的输送管,输送管与摆臂内的流道连通;喷管,喷管与摆臂可拆卸连接并与流道连通;开闭单元,开闭单元设置在摆臂与壳体之间,用于实现对流道的堵塞和导通。本装置可以方便对耳鼻喉患者进行喷药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耳鼻喉科,常见的护理治疗方式是向耳内、鼻腔内、喉管内喷药,以达到缓解、治疗病情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在对同一科室的不同病人进行护理时,病人与待喷药液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喷药时首先需要找到与病人对应的药液,然后再进行喷药。对于多数病人往往仅需要喷药几次便可以实现治愈目的,使用同一药液瓶对不同病人进行喷药时,又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用于方便对耳鼻喉科不同病人进行给药并避免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耳鼻喉科给药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在壳体中部固定有手柄,手柄的设置使得整个壳体呈“T”字形结构;在壳体内设有瓶盖,在壳体右端内放置用于与瓶盖连接在一起的药液瓶,在瓶盖上设有与药液瓶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液口;
加压单元,所述加压单元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通过进气口向药液瓶内鼓入空气;
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与壳体左端铰接连接的摆臂、设置在摆臂与出液口之间的输送管,输送管与摆臂内的流道连通,药液瓶内的药液经出液口、输送管进入流道内;
喷管,所述喷管与摆臂可拆卸连接并与流道连通;
开闭单元,所述开闭单元设置在摆臂与壳体之间,用于实现对流道的堵塞和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单元包括固定在瓶盖左端面上的加压筒、活动设置在加压筒内的活塞、与活塞固定连接的活塞杆、驱动活塞杆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在加压筒右侧壁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排气口,在加压筒上侧壁设有吸气口,在吸气口、进气口内均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设置使得气流经吸气口进入加压筒内然后进入进气口内。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与活塞杆固定连接且与壳体之间左右滑动连接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与壳体铰接连接的第一扳机,在第一扳机与壳体之间、齿轮与壳体之间均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扳机和齿轮均处于初始位置,此时活塞置于加压筒左端;第一扳机上端设有拨齿,拨齿伸入壳体内且与齿轮之间始终保持接触。
进一步地,在手柄上设有滑槽,在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在滑块与第一扳机下端之间设有连杆。
进一步地, 摆臂通过铰接轴与壳体铰接连接,在摆臂第一端设有缺口,铰接轴穿过该缺口,输送管的中部呈螺旋形并套置在铰接轴上。
进一步地,输送管的第一接头与流道第一端螺纹连接,输送管的第二接头与出液口连接。
进一步地,喷管上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流道第二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喷管可弯曲且弯曲后可定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伟,未经毛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7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刨机加装喷雾降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4-乙基愈创木酚高效发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