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17992.X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7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钱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袁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结构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包括显示模组和盖板组件,显示模组设于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盖板组件设于显示模组上,将盖板组件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设置,使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到边框外边缘的距离变窄,实现极窄边框的外观以提升屏占比。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以及在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之间填充粘接胶,实现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之间的可靠连接,可获得边框和盖板组件之间无缝的精致外观。该显示结构中,粘接胶除了粘接在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之间,粘接胶还粘接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可加长防护路径以提升防水、防腐蚀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业界出现了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许多移动终端。通常这些移动终端具有边框,但是,边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业界追求超窄边框的设计,以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然而,移动终端采用窄边框时会降低边框和盖板粘接的可靠性,还带来移动终端容易进液的问题,有些移动终端的边框和盖板之间存在缝隙影响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移动终端采用窄边框时会降低边框和盖板粘接的可靠性,还带来移动终端容易进液,以及边框和盖板之间存在缝隙影响外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结构,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有由支撑板和连接于支撑板的边缘的边框围成的容纳空间。该显示结构包括:显示模组和盖板组件。其中,显示模组至少部分容置于容纳空间。盖板组件设于显示模组上,盖板组件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边框的内侧面和显示模组的外边缘之间具有第一填充区,边框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和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之间具有第二填充区,第一填充区和第二填充区相连通,第一填充区和第二填充区用于填充粘接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结构中,显示模组设于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盖板组件设于显示模组上,将盖板组件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外边缘相平齐设置,使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到边框外边缘的距离变窄,实现极窄边框的外观以提升屏占比。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以及在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之间填充粘接胶,实现盖板组件的背面边缘、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之间的可靠连接,可获得边框和盖板组件之间无缝的精致外观。相比于常规显示结构采用胶体只粘接于盖板背面边缘和壳体边框(或装饰框)之间的方式,本申请的显示结构的粘接胶除了粘接在盖板组件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之间,粘接胶还粘接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可加长防护路径以提升防水、防腐蚀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第一填充区的粘接胶固化后的硬度小于或等于位于第二填充区的粘接胶固化后的硬度。固化后的外层胶水为硬胶,利于实现盖板组件和边框的一侧的可靠粘接,并获得良好的外观。固化后的内层胶水为软胶,利于在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充分填充胶水,并且对显示模组没有损伤,提升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粘接胶为无影胶或丙烯酸胶粘剂,位于第一填充区的粘接胶通过湿气固化,位于第二填充区的粘接胶通过紫外光固化。位于第二填充区的粘接胶作为外层胶水,通过紫外线光照射以使得外层胶水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实现盖板组件背面边缘和边框的一侧的一体化粘接,并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位于第一填充区的粘接胶作为内层胶水,通过湿气固化形成软胶,实现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的内侧面之间软胶的充分填充,软胶对显示模组没有损伤,并实现防水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粘接胶为有机硅胶粘剂。液体有机硅胶粘剂可通过室温固化或者加热固化,实现盖板组件背面边缘、显示模组的外边缘和边框之间的连接,获得良好的外观,并实现防水效果。固化后的有机硅胶粘剂具有一定弹性,对显示模组没有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17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虫茶包装罐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清洁机构的生产原料预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