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双循环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21421508.0 申请日: 2021-06-24
公开(公告)号: CN216039136U 公开(公告)日: 2022-03-15
发明(设计)人: 周少奇;陈峰;周娟;陈丹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何淑珍;江裕强
地址: 550025 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体化 双循环 氧化 污水处理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双循环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二沉池;所述缺氧区包括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包括第一好氧区、第二好氧区,所述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设置有回流泵。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区内安装有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区和好氧区均设有隔墙、导流墙,形成各自区段内的循环;在缺氧区实现硝态氮的同步反硝化除磷作用,从而达到稳定的去除有机污染物COD与脱氮除磷目的,提高COD去除效果的,提高硝化反硝化脱氮及除磷效率。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一体化结构具有结构运行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可以进一步减少投资及运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双循环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不合理的放牧等造成了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匮乏,供水问题已成为众多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废水的回收和再利用被认为是满足当前和未来水需求的最佳策略。公众和政府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中国的污水处理能力也迅速扩大。废水处理包括一级、二级,有时还包括高级处理过程,采用不同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技术。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常规活性污泥法、厌氧-缺氧-好氧(A2/O)、厌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和氧化沟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不仅与工艺有关,而且与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有关。污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和处理效率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不同处理技术对污泥利用的影响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由于经济发展的异质性特征,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尤其是浙江和江苏。这种可变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14.1亿)、快速的经济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和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然而,政府投资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存在工期长、费用高、能耗高等缺点。因此,这些缺点意味着污水处理厂无法达到要求的排放标准。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存在于我们排放的生活污水中,导致了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的繁殖,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对我们的健康和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危害。因此,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倍受水处理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低能耗,经济适用的一体化双循环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设施。

Luo等人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之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16srrna技术,研究了在寒冷地区(新疆)运行良好的污水处理厂氧化沟系统的细菌群落特征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冬春季节进水温度为7~12℃,夏季为13~17℃,而样品的污泥体积指数(SVI)在51~74ml/g之间。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的平均去除率(BOD5)、悬浮物(SS)、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分别为94%、95%、95%、91%、73%和89%,而本研究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的平均去除率(BOD5)、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分别为94.2%、98.26%、98.25%、72.2%、91.87%。除了总氮参数值略微较低,其他指标的参数值均高于Luo等人的研究(Efficient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oxidation ditchprocess at low temperature: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ctivatedsludge)。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生活污水及水体环境中的氨氮负荷、降低了综合废水的COD、BOD、氨氮、TN和TP进水浓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体化双循环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氨氮负荷,处理后的废水可以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1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