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冷油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29453.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7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栾明先;徐广桥;张曦冉;王颖萍;丁兆波;李国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金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冷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深冷系统,包括若干个并联设置的多级深冷换热装置,用于将收集的油气进行冷凝液化,液化后的油气进入凝液罐;还包括吸附系统、脱附系统,所述深冷系统之间设置有气体加压装置,所述气体加压装置将油气的压强增加至2‑10MPa,使得所述深冷换热系统的油气处于低温、高压状态。在低温高压下,对C2‑C12各族烃类,尤其是轻烃,回收率达到99%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油气的回收率,且本发明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高温,设备功率小,运行稳定,属于本质安全型,在整个系统内,各设备之间无需设置防火间距,使得整套系统结构紧凑美观,占地面积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装车尾气、罐区大小呼吸尾气等易产生高浓度挥发油气场所的深冷油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中,无论是罐区还是装车区的大小呼吸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油气排放问题,由于石油中许多成分极易挥发,饱和蒸汽压非常大,故泄漏的油气浓度往往都非常高,少则数万ppm,多则数十万ppm。如此大量且高浓度的油气排放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还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危害周边人们的身体健康。石油主要是由C4-C12各族烃类组成,经检测,在石油化工厂产生油气废气的场所,存在较高浓度的C2-C4。
针对油气污染的治理,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回收法和燃烧法。其中
1.回收法,主要工艺为机械冷凝回收法和活性炭保安吸附法,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冷凝回收法,原理是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消耗机械能改变制冷剂的状态,在制冷剂循环状态变化过程中将热量从温度低的环境或者物体传递给温度高的物体或者物质,从而使温度高的物质降低温度,相态发生变化(气态变为液态),实现净化或者回收的目的。其造价成本较低,工艺简单。但存在诸多缺点:(1)能源介质消耗较大,主要消耗电和制冷剂,制冷剂往往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危害;(2)制冷温度高,只能达到-70~-80℃,不足以使中小分子成分发生相变;(3)回收率低,由于机械制冷温度较高,导致其回收效率低,对于大分子成分回收率只有70%作用,对小分子成分的回收率则微乎其微,仅为20%左右;(4)活性炭消耗量大,由于机械冷凝回收效率低,导致后续的活性炭吸附荷载过大,很容易就吸附饱和,因此活性炭消耗量极大;(5)危废处理费用高,使用过的活性炭需要作为危废治理,处理费用高达7000-8000元/t;(6)活性炭处理效率低,对于C2-C5这种小分子成分,活性炭本身就不具备较好的吸附能力;(7)安全性能差,运行消耗大量的电,且运行过程中设备机身外部会产生较高的热量,机械运行可能会产生火花,因此在石油化工厂这种安全规范要求极高的场所需要谨慎;(8)处理能力有限,对于1000m3/h以上废气量的回收,效率会更低,回收的经济效益低;(9)占地面积非常大,由于系统设备本身的局限,不仅设备体积大,还需要在系统内各设备之间设置防火间距以满足防火要求。
2.燃烧法,主要工艺为在安全防火距离内设置火炬,把排放出的油气通过管道收集起来引入火炬直接燃烧。该法使用、简单造价低,但是燃烧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由于明火的存在,导致其安全性极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明令禁止使用。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回收率高、安全性强的油气回收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率高,安全系数高的深冷油气回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冷油气回收系统,包括:
深冷系统,包括若干个并联设置的多级深冷换热装置,用于将油气进行冷凝液化,液化后的油气进入凝液罐;
吸附系统,包括活性炭吸附罐,将所述深冷系统中未被液化的油气进行吸附;
脱附系统,包括真空泵,将所述活性炭吸附罐上的油气解吸,解吸后的油气再次进入所述深冷系统进行再次冷凝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金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市金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9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用高效修复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5G的远程协助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