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路型带引线螺栓具有高密封性的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1887.1 | 申请日: | 202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3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潘龙雨;赵东;刘铁成;蔡俊;潘龙涛;张超;程立杰;倪红艳;孙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能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14;H01C1/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引线 螺栓 具有 密封性 避雷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路型带引线螺栓具有高密封性的避雷器,包括绝缘筒、引线电极和电阻片,所述引线电极位于绝缘筒的内腔,所述电阻片位于引线电极的左侧。通过设置引线螺杆、连接孔、螺纹槽和密封螺母的配合使用,向下插入引线螺杆,引线螺杆穿过连接孔进入螺纹槽的内腔,引线螺杆通过螺纹槽与引线电极螺纹连接,然后将密封螺母套设在引线螺杆,密封螺母通过螺纹与引线螺杆接触,密封螺母与连接孔的连接处通过密封螺母的斜面紧密接触从而形成密封,解决了现有带引线螺杆的避雷器采用的密封手段导致密封材料没有形成一体,在长期户外自然环境下,如果密封胶老化开裂就会导致避雷内部器浸潮,使避雷器短路造成电力故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变电防雷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路型带引线螺栓具有高密封性的避雷器。
背景技术
随着输变电产业的不断发展,输电电压在不断升高,对输变电线路及相关的配套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线路的防雷接地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避雷器也同样属于对线路的防雷接地系统的一部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带引线螺杆的避雷器采用的密封手段导致密封材料没有形成一体,在长期户外自然环境下,如果密封胶老化开裂就会导致避雷内部器浸潮,使避雷器短路造成电力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线路型带引线螺栓具有高密封性的避雷器,具备密封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带引线螺杆的避雷器采用的密封手段导致密封材料没有形成一体,在长期户外自然环境下,如果密封胶老化开裂就会导致避雷内部器浸潮,使避雷器短路造成电力故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绝缘筒、引线电极和电阻片,所述引线电极位于绝缘筒的内腔,所述电阻片位于引线电极的左侧,所述绝缘筒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引线电极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绝缘筒的顶部设置有引线螺杆,所述引线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母,所述引线螺杆的底部穿过连接孔并延伸至螺纹槽的内腔,所述引线螺杆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密封螺母的底部延伸至连接孔的内腔,所述密封螺母靠近连接孔内壁的一侧与连接孔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密封螺母和绝缘筒的表面均包裹有硅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引线螺杆、连接孔、螺纹槽和密封螺母的配合使用,向下插入引线螺杆,引线螺杆穿过连接孔进入螺纹槽的内腔,引线螺杆通过螺纹槽与引线电极螺纹连接,然后将密封螺母套设在引线螺杆,密封螺母通过螺纹与引线螺杆接触,密封螺母与连接孔的连接处通过密封螺母的斜面紧密接触从而形成密封,解决了现有带引线螺杆的避雷器采用的密封手段导致密封材料没有形成一体,在长期户外自然环境下,如果密封胶老化开裂就会导致避雷内部器浸潮,使避雷器短路造成电力故障的问题,该线路型带引线螺栓具有高密封性的避雷器,具备密封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筒,可以对内部元器件进行防护同时起到绝缘效果,通过设置连接孔,可以方便引线螺杆与引线电极连接。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螺母,可以对引线螺杆进行限位并对引线螺杆和连接孔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和防护。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槽,可以方便引线螺杆与引线电极固定。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螺母和连接孔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引线螺杆与引线电极的连接并对连接处进行防护和密封。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硅橡胶,可以加强密封螺母和绝缘筒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结构的前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引线螺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密封螺母的示意图。
图中:1、绝缘筒;2、引线电极;3、电阻片;4、连接孔;5、螺纹槽;6、引线螺杆;7、密封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能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市能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1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