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压止血创口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35822.4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5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媛婷;韦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李博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压 止血 创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口贴技术领域,为解决加压创口贴的加压模块结构复杂,使用不够便利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加压止血创口贴包括弹性带、设置于弹性带两端的黏性层、设置于弹性带中部的防水层及设置于防水层上的弹性加压垫,弹性加压垫中设置有封闭空腔。创口贴使用时弹性加压垫贴合伤口表面,可对伤口施压压力,其压力大小可由弹性带进行调整,弹性加压垫包括弹性加压层、吸水层及涂有消炎杀菌药物的无菌层,可促进伤口愈合,吸收伤口的渗液。本实用新型能够结构简单,可对伤口的加压,止血效果好,对伤口施加的压力可调整,避免伤口表面积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口贴,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压止血创口贴。
背景技术
当身体有较小的划伤伤口或如注射治疗产生的刺伤伤口时,普通的创口贴贴合不紧密,不能给伤口提供较大的压力使伤口止血,尤其是伤口位置在非手指、脚趾等能让创口贴缠绕贴合的部位,需要额外用手指按压止血。现有的加压创口贴可实现对伤口加压,但是其设计的加压模块结构复杂,使用不够便利。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用于静脉穿刺后的加压创口贴”,其公告号CN210728019U,包括加压包,加压包的顶部紧密粘接有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紧密粘接有固定带,固定带的底部紧密粘接有粘贴层,加压包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乙酸液体层,乙酸液体层的下方设置有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的下方设置有无菌敷料层,乙酸液体层与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之间设置有分隔薄膜,分隔薄膜的侧边与加压包的内壁紧密粘接,无菌敷料层与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之间设置有分隔带。该创口贴乙酸及碳酸氢钠的含量为固定值,因此施加的压力为固定值不能调整,并且使用时需要揉捏加压包使分隔薄膜破损,会出现无法成功使乙酸及碳酸氢钠混合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分隔薄膜运输储藏过程中破损使加压包胀大的情况,同时该创口贴有乙酸、碳酸氢钠及其反应物泄露污染伤口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加压创口贴的加压模块结构复杂,使用不够便利且有一定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压止血创口贴,该加压创口贴加压结构简单,加压效果好,施加压力可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压止血创口贴,包括弹性带、设置于弹性带两端的黏性层、设置于弹性带中部的防水层及设置于防水层上的弹性加压垫,所述创口贴还包括供弹性加压垫变形缓冲的封闭空腔;当弹性带通过黏性层贴合在皮肤表面时,弹性带使弹性加压垫产生一个向皮肤靠近的压力,封闭空腔内含有空气,便于均匀地传递力,使得弹性加压垫容易产生形变对伤口表面有挤压力,同时封闭空腔为弹性加压垫的变形提供足够的缓冲空间,避免现有技术中加压包对伤口的硬挤压,从而既能提供充分的加压效果,也带来比较舒适的使用体验;弹性带有一定的弹性,当弹性带拉伸至不同长度时,使弹性加压垫形变程度不同,对伤口压力不同,防水层可减少伤口接触水的情况出现。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加压垫为圆形,中间部分背离防水层向外呈球面状凸起;球面可贴合伤口表面,使压力均匀分布,不会对某点产生较大压强。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压垫包括靠近弹性带一侧的拱起的弹性加压层、设置于弹性加压层外侧的吸水层及设置于吸水层上的涂有消炎杀菌药物的无菌层,所述封闭空腔设置在弹性加压垫与防水层之间;弹性加压层的材质为硅胶、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通过拱起部分的不同程度形变对伤口施加压力,无菌层紧贴伤口表面,涂有的消炎杀菌药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吸水层可吸收伤口的渗液,保持伤口表面的干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加压垫包括弹性底层、设置于弹性底层上的拱起的弹性加压层、设置于弹性加压层外侧的吸水层及设置于吸水层上的涂有消炎杀菌药物的无菌层,所述弹性底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增压层,所述封闭空腔设置在弹性加压层和弹性底层之间;弹性加压层与弹性底层之间形成封闭空腔,弹性带可通过增压层可对封闭空腔施加一个垂直于弹性底层的力,增强对伤口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菌层上分布有小孔;伤口表面的渗液可通过小孔进入吸水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35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封装散热的结构
- 下一篇:电动齿轮箱盖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