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足并联式多地形高适应性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42396.7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0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缪徐;黄佳湧;叶洋涵;何志远;杜翔;刘雨轩;万安平;袁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地形 适应性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足并联式多地形高适应性机器人,包括控制箱(1),控制箱(1)上设有两列对称设置的移动轮组(2),每列移动轮组(2)包括至少三个移动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设置于控制箱(1)底面的第一转动电机(5),第一转动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6)的转动面与水平面共面,所述第一连接件(6)的侧部设有第二转动电机(7);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多种地形,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足并联式多地形高适应性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机器人主要以轮式机器人和履带式机器人为主,利用轮和履带实现移动,但两者在用于驱动时仅具备基础的转向以及移动功能,在遇到例如多障碍、低矮空间、台阶等地形时,由于缺乏可活动的结构,轮或履带无法进行高度和水平位置上的调节,难以顺利通过,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机器人的适用范围;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可以多地形使用的机器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足并联式多地形高适应性机器人。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多种地形,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多足并联式多地形高适应性机器人,包括控制箱,控制箱上设有两列对称设置的移动轮组,每列移动轮组包括至少三个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控制箱底面的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转动面与水平面共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部设有第二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的活动杆,活动杆的端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侧部设有第三转动电机,第三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在侧的活动杆端部相连,所述活动杆和第二连接件的转动面与竖直面共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面设有第四转动电机,第四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动套,转动套的转动面与水平面共面,所述转动套的下部设有驱动机构。
上述的多足并联式多地形高适应性机器人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转动套下部一侧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面上设有连接框体,连接框体两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驱动电机和麦克纳姆轮,驱动电机位于转动套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麦克纳姆轮相连接。
前述的多足并联式多地形高适应性机器人中,所述麦克纳姆轮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端相连的机轮体,机轮体的侧面设有多个倾斜设置且与其转动连接的辊子。
前述的多足并联式多地形高适应性机器人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一致,包括与活动杆相连接的弧形转动部,转动部的一侧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对应的第一转动电机或第四转动电机相连。
前述的多足并联式多地形高适应性机器人中,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均设有圆形的连接块,且两连接块分别位于活动杆不同的两侧;所述连接块与对应侧的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转动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42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料用造粒筛分联用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净杀菌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