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漫反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46808.4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0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元;马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尚普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7/28;F21V17/02;A01G7/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韦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植物 光合作用 漫反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灯光照射技术领域,一种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漫反射装置,包括:光线反射面板(FG1)、安装固定孔(K1)、安装座(Z1)、旋转结构件(XZ1)、旋转锁定装置(G1)和支撑连杆(L1);光线反射面板的边缘侧面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安装固定孔,旋转结构件固定在支撑连杆的一端,旋转锁定装置与旋转结构件连接,插入安装固定孔内,使得光线反射面板与支撑连杆相对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够增加植物中部和底部的光照面积,避免植物灯的灯光浪费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灯光照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漫反射装置。
背景技术
几乎所有的植物生长发育都离不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界所有物质代谢的物质基础,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光照环境,从而提高植物灯的生长率或挂果率。据有记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荷兰等)便开始了有关LED光源作为植物生长光源的可行性研究,重点开展了LED光质对植物组培苗、蔬菜和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挂果,甚至产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但是国内外市场的反应一直是不温不火,由于昂贵的灯具成本、电费成本和作物的产出价值不成比例,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有限,LED植物生长灯在国内接受度较低,同时国外使用LED植物灯也多用于现代垂直农场的蔬菜瓜果种植,普及率依不高,市面上的植物灯照明种植效果依然有改善的空间。
当前采用植物生长灯的种植项目中,灯具都安装在植物的顶部向下(向着植物)照射,植物生长起来后,由于叶子的遮挡,植物生长灯的光线极少到达或无法到达植物中层和底层照射,造成了中部和底部的树叶不能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而照射到非植物面区域的光被浪费,没有起到光合作用进行转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增强方案有:1)加大植物灯功率,实现增强照射;2)加大植物灯尺寸,使光照增大覆盖面积;3)在植物侧面增加照明装置,称之为株间灯,增加侧面照射;4)植物光谱中加入730nm远红外穿透照射(这是有利有弊的操作,用量不当时会对植物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漫反射装置,能够增加植物中部和底部的光照面积,避免植物灯的灯光浪费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漫反射装置,包括:光线反射面板FG1、安装固定孔K1、安装座Z1、旋转结构件XZ1、旋转锁定装置G1和支撑连杆L1;光线反射面板的边缘侧面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安装固定孔,旋转结构件固定在支撑连杆的一端,旋转锁定装置与旋转结构件连接,插入安装固定孔内,使得光线反射面板与支撑连杆相对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线反射面板的板面上设有多个矩阵式分布的聚光反射器,所述聚光反射器呈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光线反射面板的表面间隔设置网状或鳞片纹理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与地面或树干进行固定连接的预设装置,其与支撑连杆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设装置为抱箍结构。
优选的,所述预设装置为插地件。
优选的,所述光线反射面板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增加一个装置实现光线反射,使得植物中部底部树叶增加光合作用,使得植物长势更好,成果更多,解决了LED植物灯在实际应用中因植物叶片遮挡导致光线不能到达植物中部和底部的问题,解决了植物灯光浪费的问题。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有效增强植物光合作用,适用于常规植物灯产品项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漫反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尚普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尚普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46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